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能源价格改革将加码 市场化优先

日期:2021-05-28    来源:能源情报  作者:徐栋章

国际燃气网

2021
05/28
13: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价格 油气改革 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

不知不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狂奔。国际油价也静悄悄逼近70美元了。

在一片涨价声中,国家发改委联合主管机构约谈相关企业、协会,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不过一些大宗商品是全球定价,比如石油、天然气等,单靠国内难以约束价格波动,这些领域都还在逐渐改革实现市场化价格发现。

随后,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科学定价机制全面确立,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价格政策基本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价格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市场化价格发现

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已经成为能源改革的“顶层”设计。电力改革、油气改革的症结都在价格。决定改革方向的也是价格形成机制。

《行动方案》提出,深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继续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持续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促进节能减碳;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价格改革,适应“全国一张网”发展方向,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形成要市场化。这是能源领域改革不变的方向和原则。

国家发改委在问答中总结:“十三五”以来,国家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思路,持续深化能源价格改革,输配电、天然气管道运输等领域价格成本监管不断加强,取得历史性成就;竞争性环节价格逐步放开由市场形成,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国家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出台支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电价政策,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化电价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没有明说的是,电力体制改革催生了售电行业,增量配电。电力交易服务于降低能源成本的大政策,不断挤压降低电价让利实体经济。交易中心成交的电价已经让售电公司进入微利时代。随行就市,依据供需浮动的价格还是较少。

但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考虑到目前的改革进展,“十四五”时期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将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充分考虑相关方面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价格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此,《行动方案》从能源供给、消费两方面提出了重点举措:

一是促进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转型。持续深化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落实新出台的抽水蓄能价格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及相关储能产业发展。继续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提升电价机制灵活性,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以及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二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完善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促进节能减碳。降低岸电使用服务费,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全面使用岸电。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引导节约用电,优化电力消费行为。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

即便有新的情况,电价市场化改革还是不变。要知道,去年开始局部地区出现缺电现象,能源转型和环境政策约束也是间接原因。夏天来临之际,广东也出现缺电。以往遇到缺电,改革极大可能走回头路,重新强调能源安全。

但各方还是顶住压力,推动改革没有丝毫迟缓,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不变。

障碍都要被清除

以往的能源价格并不纯粹,各种附加。还有各种针对能源的周边收费,让消费者感受变差。

主管部门也注意到这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水电气暖相关收费问题,制定出台《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清费顺价、提升服务质量。兜住民生底线。

当下最受关注的电价和气价方面,周边的改革政策已经在执行。解决交叉补贴和保障民生同步推进,通过阶梯电价、气价保障普通人生活用能成本不上升。

出台政策推进电力市场交易的增长,新能源逐渐纳入市场交易,辅助服务市场虽有各种问题也在往前推。平衡清洁能源和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冲突关系,完善差别电价。

电力领域的清费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估计会继续。目前推行情况一般的增量配电网,还是要继续,有困难也要继续推。不然会干扰市场化价格发现机制的形成。

相比而言,天然气领域的改革更迫切。

天然气储气调峰价格,要求已经下发2年,各省在加紧建设储气设施以达到要求。国家管网成立后,应该监管先行,推动输配成本核定。

建设“全国一张网”的同时,就要把监管延伸到“一张网”,尽量下沉。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配气网的成本监审。

国家管网成立,天然气价格改革迫在眉睫。原先的市场净回值法门站价格和管网独立的现状已经不相符合。

中石油的管理人员在国家管网成立前就提出,目前油气管道主要计价方式为采用运距多少来计费,对天然气价格承受力的不同,使国内天然气的流向基本呈现了“从西至东,从南往北”的格局,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承受价格能力的“高地”。

国家管网之后,上游气源将逐渐变得多样化,且随着天然气需求越来越大,以及多地区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的提高,需要改变油气管道原有计费方式。油气管道可能会采取“同网同价”的方式来计费。

目前国家管网的“一张网”还在建设过程中,更应及早筹划,建立新价格机制。

行动方案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提出:

电力:

(六)持续深化电价改革。进一步完善省级电网、区域电网、跨省跨区专项工程、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持续深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核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平稳推进销售电价改革,有序推动经营性电力用户进入电力市场,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

(七)不断完善绿色电价政策。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强化与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协同,加大实施力度,促进节能减碳。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降低岸电使用服务费,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全面使用岸电。

油气:

(八)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价格改革。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方向,根据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独立运营及勘探开发、供气和销售主体多元化进程,稳步推进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积极协调推进城镇燃气配送网络公平开放,减少配气层级,严格监管配气价格,探索推进终端用户销售价格市场化。结合国内外能源市场变化和国内体制机制改革进程,研究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九)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适应“全国一张网”发展方向,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出台新的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办法,进一步健全价格监管体系,合理制定管道运输价格。

市场化方向不变,假设“全国一张网”已经形成,减少配气层级,推进城燃配送网络公平开放,在此基础上一切价格市场化的障碍都要扫除。

这将直接影响到各地城燃的商业模式,对已有的制度和模式形成冲击。随着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办法的清晰化,影响都将落地。吃差价、乱收、多收将不再被允许。

转型趁早。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