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技术 » 燃气控制检测 » 正文

为这样的跨界点赞!江苏特检院自主研发天然气储存设备检验“神器”

日期:2021-06-29    来源:腾讯新闻  作者:施琛耀 丁梅 朱群

国际燃气网

2021
06/29
09: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清洁能源 天然气储存设备 加气站

天然气给城市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其安全监管亦备受社会关注。为了保障高压天然气储存设备的安全运行,江苏省特检院的检验人员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其进行检验。6月28日上午,在南京中裕加气站储气井检验现场,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的检验人员正使用自主研发的高压储气井检验系统进行定期检验,随着检测仪器探头进入储气井,显示屏上的波形在跳动,深埋在地下一百多米的井壁壁厚实时显示出来。

“就在这个部位,从显示屏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井壁在45米左右是减薄的,要通过数据分析看是否影响安全使用。”检验人员将高压储气井检验系统架设在储气井井口,按下开关,检测仪器探头进入储气井,自动在井中保持中心位置,遇到障碍物或接触到井底自动停止。同时把测量的数据信号实时传到地面的设备显示屏上,根据数据分析,找出深埋在地下几十米到三百米的储气井井壁减薄最严重以及腐蚀速度最快的区域,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不能安全使用,储气井就必须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2年,针对当时储气井检测设备性能不完善的状况,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成立了自主研发团队,经过8年的不断改进、革新,检测装置由原来的4吨变成了40公斤,由‘粗、笨、重‘变为搬运自如、性能稳定、智能化操作。“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储运设备检验室任毅介绍,储气井是直径20厘米左右的钢管垂直埋在地下,外部的地下水、土壤等会对其造成腐蚀,内部储存着高压易燃易爆天然气,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破,会产生严重的事故。

据悉,江苏省特检院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实现“全环境”检测,它的各项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以无盲区的对储气井进行100%扫查,填补了国内检验技术的空白,被十几家同行机构引进。目前该技术已经取得了23项国家专利,获得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技进步奖及江苏省质监系统科技进步奖。

“夏季汛期即将到来,雷雨天气多发。储气井要注意基础沉降引发井口连接管道变形、移位,引起管道开裂、泄漏等;另外夏季太阳曝晒,要采取措施防止地面储气瓶组、管道的超压。”省特检院直属分院储运设备检验室主任吴胜平在检测中提醒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注意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日常巡查,注意储气井基础沉降,确保储气设备管道无变形、移位,地面设施不超温等。

在南京丁家庄加气站,检验人员正在通过声发射、相控阵等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来解决气瓶拆检的难题。“每天有800多辆出租和公交车来站上加气,一刻都不能停气,如果将储气瓶拆除后送检,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那样几十辆公交车都要”趴窝“了。”加气站的王站长对记者说,天然气储存设备的安全运行责任重大,江苏省特检院急用户所急,积极研究新的检验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解决用户的“疑难杂症。”

记者看到在储气瓶的表面轻轻折断铅笔芯,仪器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信号。“这是声发射设备,就像做心电图一样,可以捕捉到金属内部缺陷细微变化发出的声音。”直属分院储运设备检验室范高廷说,传统的检测设备体积庞大,无法搬运到现场,如果将储气瓶拆除后检验,重新安装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汽车加气和企业的正常营业,因此需要设计一个适应现场检测的小型设备。

检验人员点击鼠标,一辆形如玩具小车的检测设备自动在气瓶上沿轨道行走,如同医生手持B超探头在腹部滑动一样,它还能轻松穿越气瓶之间的狭小间隙,气瓶内部全方位图像一目了然出现在屏幕上。约一小时后检验结束,检验人员通过分析实时传送的数据,判断储气瓶的“健康”状况。

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副院长王晋介绍:“江苏省加气站目前有储气井700余口、站用气瓶(组)360余只。2012年以来,我院通过开展储气井检验方法研究,开发了国内先进的储气井腐蚀检测设备,成功地开展了储气井的定期检验。目前我院的储气井检验业务不仅完全覆盖全省,还拓展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完成600多家企业的5000多口储气井的检验检测,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近千个,受到了全国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针对储气瓶也制订了专项检验作业指导书,购置并改进了检验设备,解决了气瓶拆检的难题,有效的保障加气站储气设备的安全。”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