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创新助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油惠州石化质量升级项目工艺主管丁明
“十四五”时期是油气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油惠州石化质量升级项目工艺主管丁明在接受记者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为实现油气高质量发展,我国应深化炼化产业科技创新,加大LNG产业的推广应用。
记者:您认为当前炼化企业应该如何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丁明:炼化行业属于传统的能源行业,同时它也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化工原料。炼化行业历史悠久,需要借助持续转型升级,融合更多先进技术,实现产品类型的不断创新、能耗的不断降低。
转型过程中,炼化企业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产品结构。目前我国每年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化工原料,如果我们能够突破技术瓶颈,创新更优质的产品类型,我国就可以逐渐降低化工材料对外依存度,这是我国炼化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任务。
记者:“人工智能+”在炼化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丁明:“人工智能+”在炼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人工智能+”其中一种应用方式为模型的动态优化。即将炼化生产流程进行动态模拟,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每24小时进行动态优化,最大化降低成本、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自动优化。“人工智能+”应用方式还体现在智能质量控制方面。通过在线色谱、光谱等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进行快速模型对比,从而实现质量在线控制。
炼化企业近年来开始应用5G技术进行图像识别,例如利用5G技术对故障点、高温点进行快速勘察和识别,或是利用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在特殊油气环境中进行图像识别,可以实现24小时无人监控,显著降低作业强度和风险。
还有一种人工智能应用相对比较基础,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这就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自动分析。近年来炼化企业通过与大数据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合作,已构建起流程工艺中数据自动采集、数据稳定传输等基础,并实现了数据自动分析,将专家的思维和判断模型化,与大数据融合,实现自动判断,被广泛应用在炼化企业。
在腐蚀监测环节,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可以将生产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比如物料会对导管线和设备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损伤,连续使用时间过长或可成为风险点。炼化企业可以通过在线探针进行数据采集并整合进自动识别系统,从而进行腐蚀监测,较为准确地进行预防性维修。
虽然炼化是历史悠久的产业,但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可依旧绽放出新的活力。
记者:“双碳”背景下,您认为“十四五”时期应如何推动LNG产业的发展?发力点在哪里?
丁明:天然气发电碳排放仅有传统燃煤发电的50%,固体废弃物、烟尘零排放,二氧化硫近乎零排放,联合循环热效率最高可达64%,远高于传统燃煤电,同时具有建造及维护成本低、启停迅速、调峰性能优越等诸多优点。
天然气发电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助力能源低碳转型的“桥梁纽带”。基于天然气发电低碳、低排放、高效率等诸多优点,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新旧能源加速转换的关键时期,我认为天然气发电可成为电力系统的有力补充,对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天然气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将有大幅度提升。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等弊端,大规模并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需要更多的灵活性电源或储能项目进行调节。在电化学储能现阶段成本过高、抽水蓄能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大规模发展的境况下,推动天然气发电项目发展将完全契合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情况下电网对低碳调峰、调频电源的需求,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伴侣”,并将长期存在。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支持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天然气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可以在东南沿海以及天然气资源较为充足的省份布局一批天然气发电项目,优先由天然气资源供配有优势、天然气发电管理运维经验丰富的企业牵头建设,保障项目资源供应稳定,最大程度发挥天然气发电的灵活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