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中浅层页岩气井生产规律具有‘初期压力低,但递减缓、弹性产率高’的特征。以胜页4-2HF井为例,通过方案部署优化,钻井、压裂工艺技术攻关,中浅层页岩气基本达到效益开发要求。”华东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郑永旺说。
华东页岩气工区位于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南川、武隆及道真等地区,南川区块中浅层页岩气(埋深500~2000米)资源主要分布在盆缘近剥蚀区,页岩气资源量近千亿立方米。与中深层页岩气相比,南川中浅层页岩气井具有埋深浅、距离剥蚀区近、保存条件差、吸附气占比高(40%~70%)、地应力低、两向应力差异系数较大(0.15~0.2)的特点。
华东油气科研人员不断深化页岩埋深及剥蚀边界对保存影响的研究,通过应力卸载试验和覆压脉冲渗透率试验,认识到15兆帕有效围压是渗透率突增界限,对应逸散边界临界埋深约为1000米,且地层倾角越大,临界埋深越大,认为2000米以浅即可形成页岩气富集区。
这一项研究成果为中浅层页岩气部署指明了方向。华东油气据此在东胜南部中浅层部署实施胜页4-2HF井。
针对中浅层页岩气井地层压力低、初产低、单井最终可采储量低的地质特点,他们制定了“布好井、穿好层、压好缝、管好井”的攻关思路。
一是立足中浅层常压气层低丰度地质特点,反推单井效益动用所需单井控制储量。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确定胜页4-2HF井最优水平段长及合理井距。
二是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分段分级控制、地质工程一体化提高钻遇率。在微幅构造发育区水平井优质页岩钻遇率提升至97%。
三是建立缝网耦合模型,确定经济合理压裂规模,制定了促进缝网复杂的暂堵工艺。
四是分阶段精细排水采气,确保气井稳定生产。针对中浅层常压页岩气具有“初期液量大、初产低,返排率高”特征,实施分阶段强化排液、降低应力敏感的精细排采措施。
通过技术攻关,胜页4-2HF井实现5.5万立方米/日稳产,按照递减模型,预测最终可采储量0.8亿立方米,实现效益开发。
为规模推进中浅层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接下来,科研人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攻关:一是持续深化南川盆缘及盆外浅层页岩气逸散与滞留机理研究,建立不同区带自封闭能力与距剥蚀区距离的定量关系;二是建立适应中浅层地质特点的压裂提产工艺及关键开发技术对策攻关;三是针对中浅层常压气井积液问题,持续攻关配套排采工艺,充分释放气井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