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钻台上就能看到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的蒙古包群。”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东胜气田J30P13井场,华北石油工程公司50847钻井队队长曹永军在给新入职员工讲解钻井工艺的间隙,指着井场外渐渐泛绿的原野感慨:“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地面是草原,这里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呵护她。”
“除了井眼,不在草原留一物”
2021年,50847钻井队完成的东胜气田JPH-489井,获无阻流量105万立方米/日高产气流,创该地区产量最高纪录。这是东胜气田勘探开发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新闻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后,更多的人知道了东胜气田,更多的人了解了华北石油工程钻井队开发能源和呵护草原的努力。
在东胜气田,绿色环保生产是每支钻井队的重点工作。作为“绿色钻井品牌队”,50847钻井队更是对自己有着苛刻的要求。十多年来,他们长年驻扎鄂尔多斯草原,打出一口口高产气井,秉承“除了井眼,不在草原留一物”的环保理念,被牧民亲切地称为“安达”(蒙古语:朋友)钻井队。
“进来和出去一样干净”
“以前,原本开挖泥浆坑的地方,现在是平坦的土地,羊群常从井场周边经过。”曹永军说。
为了确保生产中的油、水、泥浆及其他工业废料等污染物不落到地面,钻井队在集团公司率先推广泥浆不落地装置。钻井用的泥浆,以及从井里返出来的碎岩屑,经过泥浆不落地装置的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再经振动筛过滤,与固化剂混合后,制成砖块,铺在气田的路上。
每次搬到新井位,安装设备时,钻井队在所有设备下面铺设两层聚乙烯防渗土工膜。开钻前,必须把铺好的土工膜的边缘垫高,卷起来,防止各种液体污染物渗漏和外泄。
草原环保要求高,对大气质量监测也严格。早在5年前,50847钻井队就将柴油动力机改成更加清洁的天然气动力机。包装袋、沾有油污的废手套、废棉纱等工业垃圾,都存放到标注“软、硬工业废品”字样的垃圾桶里,由当地具有资质的危废品回收单位定期运走处理。
员工们生活的地方,距离施工现场不远,他们专门定制环保厕所。食堂与洗漱用水,全都引流到铺有土工膜的水坑里,最后运到井场,做生产用水。
“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 曹永军介绍,从设备搬迁安、施工,一直到完井,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污染源,做到一尘不染,“进来和出去一样干净”。
“绿色与高效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钻井队的主要任务是打油气井,保障国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而绿色施工让我们更加有竞争力。”曹永军说。
东胜气田是集团公司主要天然气田之一,一季度产量将近5亿立方米。作为气田开发主力,50847钻井队始终把优质高效绿色环保打井作为首要任务。
“绿色高效”的金字招牌,让这个队“合同接到手软”,虽然工作量饱满,但他们从不敢在绿色环保施工上懈怠。“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更是我们站稳草原钻井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曹永军说。
多年来,凭借出色的业绩,50847钻井队成为华北石油工程公司“铁军先锋”基层队,不但井打得多、打得绿色环保,而且每年都能刷新气田钻井速度最快纪录。
“他们用事实证明,绿色施工与高效勘探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东胜气田甲方监督对与50847钻井队合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