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清早,阳光普照北方大地,一望无垠的绿色铺盖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华北石油工程五普钻井分公司50841钻井队在东胜气田J30-3-P3丛式井组上钻井,队长邢大伟开始检查钻井设备。
“这是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第83个丛式井组,一个平台可以施工2~7口单井,井组的井眼轨迹像大树树根一样,分别扎到不同的气层,把天然气采出来。”邢大伟介绍。
由于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的气层分布非常零散,不具备大规模部署井组的条件。
“只有通过创新钻井工艺技术,让水平井轨迹更加贴合储层实际,才能满足布井条件。”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翔说。
从2019年开始,他们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展小井眼定向井组部署,不断探索三维井、弓形井、阶梯井等特殊轨道水平井钻井技术,逐渐实现丛式井组由定向井组向水平井组转变,有效节约征地,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实现气田效益开发。
目前,丛式井组在华北油气分公司应用219口井,实现了环保降本、增储上产。上半年产气25.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9%,其中新井产量1.4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68%。
“部署丛式井组首先要摸清气层走向,有针对性地布井。”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专家闫淑红介绍,“我们自2018年研发气层刻画技术,建立不同气层的三维立体构型,使气层空间展布方向更加直观,布井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这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气层刻画技术摸清了气层情况,用特殊井型将处于不同层位零散的气层沟通起来,实现在一个平台上部署多口井。在部署常规水平井时,井眼轨迹从直井段进入水平段之前,有长320米左右的造斜段,造斜段越短,钻穿气藏的有效进尺就越多,当造斜段长度为零时,气层就在井口之下。为实现有效钻井,他们首次运用鱼钩井型,最大化提高气层动用率。
“如果气层一端距离井口直线距离较远,要沟通这一气层,就要将造斜段延长。”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所主任师闫吉曾介绍,“去年我们设计出多口超长造斜段水平井,最长超过700米。”
在水平井水平段钻进过程中,可能遇到分散的“甜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他们设计井眼轨迹像一个弓字形。“去年施工的一口弓形井日产气达7.37万立方米,较同区块常规水平井单井产量显著提升。”闫吉曾说,“这种井型是我们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油气田没有先例。”
“有些气层与井组直线方向与垂直方向都有一定距离,要想沟通这个气层,我们想到了三维水平井。”闫吉曾说,“这种井眼轨迹就像汽车从高架桥通过匝道下到地面,通过绕弯向外扩展实现沿气层水平钻进。”
在提高产气量的同时,丛式井组节约了土地资源。目前83个丛式井组相比单井施工,节省征地1278亩,平均单井费用降低65万元,搬迁费用降低26万元。“单井异地搬迁需要10多天,在井组上只需1~2天就能完成。”邢大伟说。
7月17日,记者来到大牛地气田DK13-FP22井六井组现场,采气树周围长满了沙柳、植被。“这个丛式井组目前日产气量达15.1万立方米,如果是分散的单井,需要修6条通往井场的道路和输气管线,现在6口井在一个井场上,修一条道路、建一条输气管线即可,大大方便了气井后期管理,推动气田硬稳产。”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员工高宗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