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挖掘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增强自主供应能力

日期:2023-08-15    来源:中国石油报

国际燃气网

2023
08/15
09: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油气产量 油气开发

7月19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23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对我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五年来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会议指出,五年来,在各有关部门及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原油年产量由1.89亿吨增长至2.05亿吨,重新跃上2亿吨的水平,天然气年产量由1602亿立方米增长至2201亿立方米,实现了油气产量的重要突破,为油气行业的发展树立了信心,也提升了能源安全保障能力。2022年,我国油气自给保障率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自给保障率从27.8%提升至28.8%,天然气自给保障率从55.7%提升至近60%。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五大举措推动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从内在机理看,我国油气增储上产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强有力的举措。

一是石油公司坚持老区“硬稳定”的发展理念。油气勘探开发要突破,必须关注新区,但首先要稳定老区,这是增储稳产的基础。按照这一发展理念,石油公司在东部老油区持续深化精细勘探开发,推广应用可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截至2022年,大庆油田连续8年实现3000万吨稳产,胜利油田连续6年稳产2340万吨以上,有效发挥我国原油稳产“压舱石”作用。

二是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果断向陆上深层、深水进军,这也是世界油气发展趋势。陆上进深层取得了重要成果,建成富满、顺北等大型油气田,突破超深层效益勘探开发极限。其中,富满油田(埋深7500—8500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1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812亿立方米;顺北油气田(埋深7300—9000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417亿立方米。顺北油气田全年原油产量118.9万吨、天然气产量16.2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被誉为“深地一号”。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深水进军,水深超过1500米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深水时代”。2022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5800万吨,成为国内原油增产的主力军之一,为未来进军深海、打造我国油气储量的重要接替区开了好头。

三是持续推进我国页岩油气革命。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页岩油产量突破300万吨,较2018年翻了两番;页岩气产量达到240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长122%。

四是始终坚持技术与管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无论是深层、深水油气还是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都需要实现技术与成本的跨越。油气行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的历史,我国的石油公司始终在积极发展油气技术。过去5年,我国石油企业携手前进,坚持管理与技术方面的创新求变,坚持油气并举、常非并进、陆海结合,在油气田新发现以及产量稳定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

五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及各级部门给予油气行业充分的理解以及政策支持,成为油气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加强陆海油气开发;推动页岩气稳产增产,提升页岩油开发规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稳妥推进煤制油气,规划建设煤制油气战略基地。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也有系列政策出台,政策的促进功能得以凸显。

挖掘增产增供潜力 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与地缘形势依然严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油气安全的意识与底线思维丝毫不能放松。疫情之后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依然不足,对油气行业投资形成数年的抑制,限制全球油气供应能力。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渐削弱俄罗斯的油气供应能力。综合考虑,不排除冬季来临时世界部分地区再次面临油气供应短缺的问题,继而对市场造成冲击,导致油气价格波动。我国是油气需求大国,也是油气进口大国,在稳定油气进口的同时,保障国内供应能力始终是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大力推进交通电气化,成品油需求替代空间大。即便如此,在较长时期内,我国油气需求依然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油气需求到了峰值之后,不会很快出现拐点,主要是因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国内大量炼化新产能的运行、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以及高质量发展对大宗化工材料和新材料的需求,都在支撑着油气需求。挖掘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是一项长期任务,是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之举。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阶段。新型能源体系的稳定性是其生命线。除了依靠储能、智能电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发展以气电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发电,支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或将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刚需”。

从国外经验看,发展气电增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是必要手段。美国加州等地上马单循环天然气发电项目,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单循环天然气发电项目的效率和经济性比联合循环天然气发电要差许多,但其应急发电能力强于后者,尤其适用于调峰需求,这就是市场需求点。这一动向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对于理解化石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也有帮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需要筑牢的能源安全底线。油气行业从业者要清醒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增强油气自主供应能力。正如会议所指出,要以重点项目为着力点,确保完成全年油气增产保供任务。全力推进建设国家油气供给保障基地,推动在资源富集区域,加大投资、集中勘探、规模建产。加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深入推进页岩革命,推动页岩气实现二次跨越发展,努力实现页岩油成为原油稳产的战略接替资源。

“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必须走绿色低碳的道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油气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决策部署,侧重于量的保障,侧重于保障国内最基本的油气核心需求,坚持老区硬稳定、新区上产、常规与非常规结合、陆海结合。

“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需加强全局性谋划、开展前瞻性思考,统筹做好科技攻关与科研成果应用工作,推进跨界融合,在构建科学长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坚决保障我国油气核心需求的同时,为自身的发展贴上绿色低碳的标签,提升发展质量。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零碳、负碳技术的融合,将电网规划与油气田布局结合起来,为油气田勘探开发进程中的绿电替代创造条件;加大CCUS等负碳技术推广应用。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就此提出了具体方案。油气田创建零碳甚至负碳油气田具有一定的条件和优势,我国许多油气田所在地区是风光资源聚集地。同时,油气田特殊的地质构造为负碳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机会,理论上油气田是未来CCS/CCUS工程技术中心。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