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企业 » 燃气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清瘀化堵”支撑气田稳产

日期:2024-04-11    来源:中国石化报

国际燃气网

2024
04/11
08: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中国石化 井筒溶硫解堵技术 天然气资源

注入5吨溶硫剂,焖井1小时,开阀后天然气喷涌而出……截至4月7日,由于采用最新井筒溶硫解堵技术,普光气田大湾403-1H井23天来累计增产天然气112万立方米。

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天然气中单质硫易堵塞井筒的问题越来越多发。为支撑气田持续稳产增产,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开展高含硫气田井筒深部硫沉积长效清防技术研究,自主研发四代溶硫剂,2020年初至今年3月底,在普光气田开展井筒硫沉积治理563井次,累计增产天然气5.5亿立方米。

“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普光气田,井下压力、温度持续下降,天然气中的单质硫容易析出,像污垢一样吸附在油管内壁上,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越积越厚影响天然气产量。”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刘青龙介绍。

过去,井筒出现硫沉积通常采用热洗的办法处理。然而,2019年开始,普光气田主力区块——大湾区块部分高产气井出现井筒硫沉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天然气产量,个别气井甚至一天就减产天然气25万立方米。

生产难题倒逼技术创新。2019年6月,该研究院技术开发团队奔赴普光气田,经过认真推演,他们深刻认识到,“采取新办法解决单质硫沉积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应用有机溶硫原理,是他们找到的解难题钥匙。第一代溶硫剂由此诞生,填补了国内井筒硫沉积治理空白。“然而,我们在大湾402-3井进行两次试验后发现,溶硫后的产物黏度高,容易对井筒造成二次堵塞。”刘青龙说。

面对新的难题,技术开发团队驻扎生产现场,埋首攻关。2020年6月,他们应用强力渗透原理,向第一代溶硫剂中加入渗透剂。这招儿不仅解决容易二次堵塞井筒的问题,而且相比第一代,第二代溶硫剂每吨成本降低了一半。

2021年5月,他们再次向“无机”发起挑战。研究人员以效益为导向,基于无机溶硫原理,成功研发出了无机溶硫剂。“这款溶硫剂剥离功能极强,能将单质硫从油管内壁上生生‘揪’下来,且更容易被天然气携带出井。”该研究院实验中心主任周迅介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相比第二代,第三代溶硫剂每吨成本再次降低30%。

井筒硫沉积治理难题是否还有更优“解”?

两年多实践下来,第三代溶硫剂在低成本清除“污垢”上效果显著,但由于密度较高,溶硫后的产物返排效果较差。“而且,这款溶硫剂只能对付900米以上井筒的硫沉积,对更深的井筒中硫沉积就鞭长莫及了。”周迅说。

科研人员再次向新难题发起进攻。2023年7月,经过多轮次研究论证,他们成功找到一种助剂,这种助剂与第三代溶硫剂结合后,就能够开发出分散溶硫、微腐蚀、低密度的第四代溶硫剂,而且单位溶硫量大幅提升。

“2020年初至今年3月下旬,我们应用系列溶硫技术为油管‘清瘀化堵’,综合投入产出比高达1∶15,有效提高普光气田硫沉积解堵作业效益。”该研究院副院长曾浩说。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