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继中广核嵊泗6#风电场220KV海底电缆交越处理刷新国内海缆下沉深度记录后,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海底输气管道工程再次传来喜讯。中油管道681船圆满完成平湖输气管道交越处理,成功实现管道下沉7米,创下国内在役海底管道后开沟沉管深度的新纪录。此次管道交越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迈出了关键一步。
工程需求 势在必行
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海底输气管道全长约57.7千米,管道直径1016毫米,壁厚28.6毫米,设计压力9.2MPa,主要由石龙山至大乌龟岛段以及小乌龟岛至柘林塘段两段海底管道组成。项目完成后,将大大增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助力区域清洁能源供应,为上海“削峰填谷”、城市平稳运行提供更有力保障。此次管道交越的平湖输气管道自1999年建成以来,一直承担着上海地区的重要燃气输送任务。为保障新建管道4.8米的设计埋深,须在管道铺设前将平湖输气管道下沉7米,这是国内最深的在役海底管道后开沟沉管作业,结合平湖输气管道特殊的状态与海况条件,沉管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风险与挑战:艰难作业中的高风险
此次需要交越的平湖输气管道已运行25年,管道的局部腐蚀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交越点附近,平均腐蚀深度达到13%壁厚,这在7米深的沉管作业中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风险。其次,沉管过程中管道仍处于高压输气状态,任何损伤都可能导致停输,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并且,施工区域的海域冲刷严重,部分管道裸露或悬空,自2003年起就使用大量沙袋持续进行隐患治理,然而大量沙袋的存在使得沉管作业更加困难。海域的恶劣海况(如大流速、大涌浪和频繁台风、寒潮)也增加了作业难度和管道碰撞的风险,施工效率大幅降低。
此外,平湖输气管道的交越点处存在浅层气问题,浅层气的顶界面埋深约3米,沉管作业中若发生大面积气体释放,可能导致管沟塌陷并危及管道安全。施工中,现场多次出现浅层气气泡溢出现象,导致施工中断,进一步增加了作业的安全隐患和施工难度。
现场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如台风、寒潮和大风等,也使得施工过程中需要频繁避风撤离,造成管沟回淤并增加工程量和风险。
周密部署:严控风险,精确作业
面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周密部署。大港油建公司海洋施工技术研究所对沉管作业进行了多级下沉计算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项目部还组织专家会审,并对施工细节、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证与反复验证。
在施工现场,项目团队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充分抓好每个施工窗口。在业主、监理等各方的共同见证下,中油管道681船现场团队在沉管作业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每一步施工都谨慎控制,确保每一次下沉不超过0.5米,悬吹高度不低于2米。
此外,为确保施工顺利,项目部提前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试验作业,精准确定了各项作业参数,为正式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创新突破:再创行业记录
大港油建公司在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海底输气管道工程平湖输气管道交越处理中,历经61天攻坚克难,期间避风38天,仅用23天的有效作业时间开挖长度达1200米、开挖遍数达28遍,提前完成在役海底管道7米沉管作业,创造了在役不停输海底管道后挖沟沉管深度的国内记录。
近年来,大港油建公司在海底管道工程领域屡创佳绩,不仅刷新了多个国内海底管道交穿越记录,还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此次施工的圆满完成不仅为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海底输气管道工程的顺利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继续奠定了大港油建公司在国内海洋管道交穿越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有效助推大港油建公司海洋工程业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