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公司第一口“射流阀+涡旋短节”气动力管柱试验井自205H1-3井恢复正常携液生产,与同平台常规管柱井相比,日均产气量提升超25%,标志着公司首口气动力管柱工艺气井成功投运。
自205H1-3井是页岩气LMX组气藏一口开发生产井,于2024年10月投产,下入气动力管柱前套管自喷生产,套压2.4兆帕,日产气量约5万立方米,日产水量3立方米。全新气动力管柱是由射流阀、多个涡旋短节、封隔器等部件组成的油管管柱。气井自喷生产时利用涡旋短节上部承载流体重量、下部抽吸携液的特点,在气液向上流动过程中形成“龙卷”涡旋,降低井筒压力损失,增大生产压差,提高气井排液效率。当气井自产气动力不足时,通过套管循环注入气体,管柱底部射流阀大压差喷射补足气动力,同时在井底射流阀尾部形成低压抽吸区,保持气井超低井底流压生产。
为保障试验成功,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工艺设计论证、现场施工管理、气井恢复生产等三个方面精细组织,圆满完成自205H1-3井气动力管柱工艺现场试验。一是做细工艺设计论证。与常规油管管柱相比,气动力管柱井下工具类型多、数量多、结构复杂。根据自205H1-3井井筒条件,开展详尽工艺设计论证,明确涡旋短节、射流阀、封隔器的数量及分布位置。二是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为满足井下工具顺利下入及施工作业安全可控,制定“微泡冲砂+通井刮管+压井下油管”的施工方案。严格把控井下工具安装、封隔器坐封等重要工序,顺利完成该井现场施工作业。三是保障气井快速复产。针对压井后井筒内液柱高、气举启动压力高等难题,技术人员靠前指挥,定期开展液面监测,每半小时记录工艺参数及液面情况、适时调整气举方式及参数,通过实施“套管气举+注气焖井+放喷气举”后,气井两天内恢复正常生产,套压约7兆帕,日均产气约7万立方米,日产水9立方米。
下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加密跟踪自205H1-3井生产动态,及时评价气动力管柱措施应用效果,为下步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拓展页岩气采气工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