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26日起,全国天然气出厂价格上涨,拉开国内能源价格改革大幕,同时也令上游生产商和下游相关企业"
喜忧双行"。
国家发改委规定:工业和城市用气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化肥用气每千立方米提高50~100元。这昭示着此次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是逐步提高天然气出厂价,使其在未来3~5年内达到980元/千立方米的基准价格,同时建立基准价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机制。油气生产商"气势磅礴"
2004年国内天然气产出总量约414亿立方米,平均销售价格提高0.1元/立方米,意味着油气生产企业将额外获利40多亿元,如果平均实现价格由当前的0.60元/立方米提高到0.98元/立方米的基准价,额外获利额将达150亿元以上。
新疆证券研究所的陈玉辉分析说,在A股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由于天然气占总业务比重较低,气价提高0.1元/立方米能使其净利润增加1%左右,每股收益提高约0.004元;同等情况下,中石油净利润可增10%左右,每股收益提高约0.08元;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净利润可增1.1%左右,每股收益增加约0.006元。化肥企业"忍气吞声"
据了解,目前国内天然气消耗量的30%以上被用于氮肥生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企业成本有六成用于购气,因此化肥企业受此番调价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新疆化肥厂销售处处长王伟国说,天然气价格提高0.1元/立方米将使氮肥生产成本每吨增加80--90元,在今年年初国家限定化肥销售价格的情况下,涨价成本全部由企业自身消化,产品吨毛利将下降20%左右。
重庆市唯一的氮肥企业------建峰化工总厂有关人员表示,该厂年需天然气4亿多立方米,产能60万吨,如果上游气价调高0.1元/立方米,企业成本将增加4000万元。燃气汽车"底气不足"
此次气价变动将使各地公交公司和燃气出租汽车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
拥有近5000多辆燃气公交车的重庆公交集团年均用气1.8亿立方米左右。该集团政工部负责人说,燃气价格上涨将使企业年运营成本增加近5000万元。乌鲁木齐公交总公司党委工作部的王忠民也表示,该公司燃气汽车占车辆总数的73%,燃气涨价将拉动企业成本至少增加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