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商务厅组织建设、规划、土地、安监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对我市2006—2010年加油(气)站行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论证,并获得原则通过,近期将公布实施。
这次编制的《大同市加油(气)站行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时期成品油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结合实际优化布局,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编制“规划”的核心。编制规划坚持了五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严格控制总量,合理设立布点。按照总量控制指标,保证单站销售量平均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的发展目标,加油(气)站的发展与全市经济增长相适应,年递增3—4%,到“十一五”期末规划加油站总量控制在360座,加油站单站平均销售规模达到1600吨—1900吨。
为了适应大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镇交通道路的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确保“十一五”期间农村市场的成品油供应,这次规划将农村加油网点也纳入规划中,并确定控制在60座。
二是严格标准,合理布局。这次规划对公路和城镇的加油(气)站设置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立了严格的设置标准,加油站网点布局主要着重于新修道路、扩展的城镇、乡镇公路、旅游线路上,对已达到设置标准的区域和公路不增加新点。
三是以人为本,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对“十五”规划遗留的问题,这次规划做出了妥善解决,适当给予了延期,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和经营户的损失,既兼顾现实,不激化矛盾,又有所限制,不影响正常监管,使现有不能进入规划又难以立即被取缔的加油站在限制中逐步得以淘汰。
四是着眼于未来,多元化发展。能源市场的发展已是多元化趋势,为了推进清洁替代能源快速进入我市,这次编制成品油行业发展规划,也适当考虑了汽车加气站点的设立。
五是采用实名制,增强操作性。规划全部采用实名制,把新布点基本上落实到了具体的地点,使规划具备了可操作性,同时防止人为改变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