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内燃气要闻 » 正文

新疆能源大通道立体格局初现

日期:2012-07-16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燃气网

2012
07/16
13: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 天然气

  2012年上半年,新疆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256.91万吨和124.44亿立方米,能源大区战略接替地位进一步凸显。

  5月13日,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开工建设,拉开了大规模“疆电外送”的序幕。

  如果说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能源通道就是血管。血管畅通无阻,承受量足够大,才能激起经济强有力的脉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疆石油、天然气、电网、公路、铁路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初步形成‘空中走电、地上走煤、地下走气’的立体能源输送通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也为新疆当地经济跨越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自治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白黎东说。

  为经济发展“添油加气”

  从2006年起,西部能源大通道加紧建设,新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相继通过多条输油、输气管道源源不断输往内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后,“疆煤东运”“疆电东送”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 新疆能源资源产业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能源产业不仅成为新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而且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能源产业一直占到新疆生产总值的6成以上,全疆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600多亿元飙升到去年的6600亿元,能源产业功不可没。

  多年来,新疆石油化学工业保持国内战略领先地位,百万吨大芳烃、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等一批提升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大项目相继投产,西气东输一线投运、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运,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伊宁—霍尔果斯正在加快推进。说起西气东输,人们自然想到2002年开工建设的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这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工程,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全线贯通并投产。

  2008年初,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2011年全线贯通送气。据中石油有关单位统计,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达500亿立方米,累计输气超过千亿立方米。

  2010年,国家将新疆列为全国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让新疆能源工业大建设大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2010年,第一条750千伏超高压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截至今年4月已累计外送电量50.2亿千瓦时。“疆电外送”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风电、太阳能产业蓬勃发展,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推进。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