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天然气 » LNG国际 » 正文

度过躁动“青春期” 天然气市场迎来“成人礼”

日期:2015-08-2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燃气网

2015
08/20
09: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市场 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消费量

以西气东输为开端的中国天然气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度过了躁动的青春期,突如其来的经济增长放缓就像是天然气市场的“成人礼”。告别了供不应求的黄金时代,中国天然气市场开始寻找一个供求稳定的平衡点的存在。

度过躁动“青春期” 天然气市场迎来“成人礼”

无论是需求稳定的民用气,还是受制于价格的发电用气,都注定难以成为左右天然气市场走向的决定力量。工业用气也因此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尴尬的是,经济形势的低迷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工业用气需求,价格上不占优势的天然气更是成为部分工业企业寻求替代品的目标。

此前一直没有被行业广泛关注的工业用天然气领域在天然气市场结束了完全的供给驱动消费时代之后,也进入了拐点时代。未来工业用天然气的走向无论增长还是降低,都是中国经济综合了效益、环保和能源安全的最优选择。

就在人们还在为寻找气源而焦急时,供需的天平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了改变。在这场市场变局的大潮里,工业用气需求低迷成了最大的弄潮者,也是变数最大的搅局者。

到如今,气荒已经走进了历史,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天平十余年来将首次偏向买方。

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天然气市场形势已出现有史以来的首次逆转:4月份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5.9%,是2015年以来天然气消费首次的月度负增长;整个上半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幅度也仅为2.1%,远低于前几年的增幅。

溯源天然气消费增速低于人们预期的原因,有气价上涨、油价下跌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从需求侧来看,工业天然气用户的消费量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天然气消费结构里,工业用气量曾经是权重最大的类别。但是在我国民用气低价、工业用气高价的政策体系和扶植民用气的侧重下,工业用气量尽管连年增长,但增速并不及民用气,其所占比重也逐年下降。

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主要用于陶瓷、钢铁、有色金属、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即使价格上调,工业用气需求仍有一定增长;然而,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对价格敏感的工业气用户则会首先表现出现需求的下滑。

市场拐点来临

从1998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16%左右。到了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开始出现下滑。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幅仅为7.4%,是近十年来同比增速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天然气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了变化。2000年以前,我国天然气消费以化工和工业燃料为主,占近80%。到2012年,城市燃气已成为第一大用气领域,占39%,工业用气比例从2000年的41%下降到29%。不过,另有研究者统计称,工业用气仍是我国天然气消费大户,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的占比约32.5%。

天然气市场供需拐点来临

如果说2014年的情况让人感到担忧,那么2015年的数据则让天然气行业的人们显得更加难堪。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近日发布的4月份天然气运行情况显示,今年4月,国内天然气消费量12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5.9%。这是2015年以来天然气消费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紧接着5月份的情况也仍然没有好转。今年5月,国内天然气产量10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04%;天然气进口量44亿立方米,下降9.4%;天然气消费量135亿立方米,下降5.0%。

而今年整个上半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906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2.1%,增幅不到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增幅7.4%的一半。

尽管从大的趋势来看,天然气消费仍会有较大的增长,但整体的供需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国联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指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天然气供求关系会发生转变,供应环境相对宽松。

天然气资深分析师陈芸颖也认为,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供求格局确实发生了一些转变,淡季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未来这样的状况是否会延续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国家的政策引导、国内外市场的天然气价格等。

其实,根据之前人们的预计,天然气需求在近几年仍然会高歌猛进,大幅度的增幅下降似乎超出了一定的预期。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此前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到2015年,天然气的消费应该是2500亿立方米,但预计2015年的消费量仅为2000亿立方米左右,比原来的规划目标少。

“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出现严重的悖论。”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中得比例很低,仍然以煤为主,污染的问题很难解决。但与此同时,天然气的需求又很疲软,这是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比如替代能源的价格在下跌,工商业用气价格不合理地偏高等。

工业用气需求受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明显放缓,这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天然气相较其他能源价格较高不无关系。

而在工业用气的板块上来看,不同地区及不同产业呈现了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整体上来看,工业用户的用气量仅有小幅的增长。在经济增长放缓、气价较高的情形下,工业用气的需求比居民用气更容易受到压制。

据《天然气技术与经济》刊发的文章,2012年,工业用气年增长率曾高达21.3%。然而,从2013年起国家连续上调非居民用气价格后,工业用气增幅开始减速。到了2014年,有的天然气化工企业甚至暂停生产。在此背景下,2014年我国工业用气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估计仅比上年增长7%。

该文章还举例说,在川渝地区,2014年时常出现天然气化工用户和工业用户要求临时减停供气量的要求,2014年日停减量最高达1800万立方米。

在我国天然气价格结构上,工商业用气价格一直以来都高于居民用气价格。本来居民用气对价格有着最高的承受能力,而且它的供应也是成本最高的,但它的价格却最低。最能带动就业和生产的工商企业却使用着价格最高的天然气。国联证券的研报认为,这是一种定价扭曲现象,气价应该反映用户真实的成本构成,用气量越多气价应越低。未来工商业用户气价下调空间大于居民用气价。

而在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定价体系里,工商业用气价格一般都低于居民用气价格。欧盟和OECD国家的两者价格比平均约是1:2,美国、荷兰约是1:2.5,加拿大约是1:4,只有中国工商业用气价格高于居民用气。

疲软的需求、扭曲的价格、不景气的宏观经济,工业用天然气似乎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寒的冬季。当我们把目光从宏观的角度挪开,专注于个别工业行业之时,不难发现,在这一系列共性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细节被我们所忽略。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