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围绕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展开讨论并形成了初步方案,最终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政府只监管自然垄断的管网输配气价格,气源和销售价格两头放开。业内人士指出,天然气价格改革需要整个产业链体制改革的配套推进,否则可能出现诸多负面效应。
报道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新的天然气价格方案,该方案最重要的是推动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与居民天然气价格实现并轨,但并轨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于2005年启幕,当时国家发改委决定将天然气出厂价统一改为实行政府指导价。2011年,部分地区试行价格联动,两广试行“市场净回值法”,这一模式在2013年推广到全国非居民用气领域,居民用气则开始逐步推行阶梯气价。2015年国家发改委又两次推出价改措施,非居民存量气和增量气真正完成并轨,将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放宽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
作为主管部委,发改委一直在推动天然气领域价格改革。在5月最新的文章《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改委表示,将深化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进一步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在具体问题上,引述相关行业协会人士观点称,今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此前有一些讨论,改革会涉及利益的调整,所以存在一些争议,但基本的原则还是明确的,就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天然气价格从“市场净回值法”走向市场化定价方法,政府从过去的制定门站价格走向制定中间管输配送价格。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也认为,天然气目前的价格改革重在完善机制,首先是中游实现管网独立。因为管网不独立,天然气市场化永远做不到。至于是成立一家还是多家独立管网公司,目前还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