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非居民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下降0.7元,将非居民用气由目前实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1年后供需双方可以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也就意味着2016年11月20日起允许上浮。
日前中石油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召开研讨会,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表示,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有望在今年冬季迎来一次突破,非居民用天然气今年冬季调峰气价将在20%的范围内上浮,上游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充分协商提价。同时还表示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市场化,交易市场的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2016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加9.8%,
三桶油以此来估算,今年北京天气
用气量可能会达到160亿立方米,如遇到极端天气,冬季仍会出现供应紧急的状态,而且随着华北“煤改气”项目的快速推进和新增电厂用气增加,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供应很有可能出现短缺。
天然气受季节温度影响需求差异明显,虽然冬季遇上寒冷天气,国内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夏季仍是供应过剩的局面。而且中国的天然气在2014年的比重不到6%,而欧洲是22.2%,全球是23.8%,美国已经达到31.2%,连印度的比例都达6.5%,中国在天然气的使用上较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而中国十三五也提出了大幅提升天然气消费量的宏观目标,如果天然气价格上调,将十分不利于天然气的后期推广以及用量的提升。
就国际天然气市场而言,目前美国、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且外销价格比较低廉,中国沿海接收站部分接收合约价每立方米不足一元,较高的接收价每立方天然气也就在2元左右,而当前国内价格对进口天然气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而且我国能源供应面侧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从煤炭想天然气过度,如果仅凭冬季天然气供不应求就来提高天然气价格,那么对天然气市场化发展而言是弊大于利的。目前天然气的替代产品仍是处于低价位水平,天然气本身竞争优势就略显不足,如果价格再度上调,那么部分下游终端选择使用其他替代品的概率极大。
综上所述,就国内天然气市场而言,上涨价格在内对进口天然气价格优势下降,在外对其他低价替代品优势也将继续下滑,从宏观角度来看,对国家能源结构性调整也非常不利,因此不管是从天然气市场内部到外部还是从国家宏观角度,目前天然气实在不具备上调的条件。
目前天然气市场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冬季如遭遇极端天气,国内出现的气慌的概率极大,而导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储气调峰设施不足,导致多地用气高峰时不能满足供应,因此涨价并不是解决我国冬季气慌情况的根本方法,天然气只有协调好夏季过剩、冬季短缺的矛盾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