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省油区和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自2014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以来,全省各级和有关单位坚持讲政治、顾大局、重实效,密切配合,扎实推进,上下联动,攻坚克难,比国务院原定时间提前一年半完成隐患整治任务,全省油气管道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油气管道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府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之间工作合力不够,违法占压管道、第三方违法施工等行为时有发生,管道企业储存、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对薄弱,油气输送管道法定检验工作尚需进一步规范,钻孔盗油案件及管道泄漏事故未能杜绝,全省管道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是全国石油
天然气重要中转枢纽,途经区内油气长输管道12条,分属8家管理单位,长度约450公里,是“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地。面对管道保护工作的复杂局面,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经反复征求意见和会议研究,2017年5月出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是我省第一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针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监管对象和范围,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了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了大功能区、镇街的属地管理责任,弥补了法律法规衔接之间的不足,初步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管道保护职能的无缝链接。《管理办法》施行以来,新区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督工作权责更加明晰,机制逐步顺畅,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现将该《管理办法》转发你们。各市要借鉴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厘清政府有关部门管道保护责任,健全监管机制,形成政府合力。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学习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职责意识和担当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做到依法行政、相互协作、履职尽责,切实加强管道保护工作,保障石油、天然气输送安全,维护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
各市、各部门贯彻落实通知取得好的经验和做法,请及时报送省油区和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省油区和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
2018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