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财经 » 燃气行业研究 » 正文

改革中的储气库 是加速还是减速?

日期:2018-08-24    来源:标准天然气

国际燃气网

2018
08/24
10:3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储气库 储气库建设 天然气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储气库业务移交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归口统一管理,统筹储气库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二、储备气分公司更名为储气库分公司,负责储气库专业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三、管道企业所属储气库(群)全部移交相应油田企业。大港油田储气库(群)由北京天然气管道移交大港油田管理;京58、金坛和刘庄储气库(群)交由华北油田管理,人员同时划转。油气田企业现有6座储气库(群)维持现行管理模式不变。
 
    划分后的中国石油储气库分布如下:
 
    华北油田:金坛、刘庄储气库(群)、苏桥储气库(群);
 
大港油田:大港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板南储气库;
 
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
 
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
 
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
 
长庆油田:陕224储气库;
 
    至此,中石油内部原属于管道板块的储气库(群)全部划归至勘探板块,相应的交接工作也逐步进行中。
 
    本次改革的目的:
 
    第一,储气库业务体制改革,是适应国家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完善天然气产供销储体系建设要求,有助于加快储气库建设,增强集中国石油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满足国家天然气快速增长的需求。
 
    第二,此次改革也是集团公司理顺内部管理,发挥整体优势推动储气库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储气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运营涉及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改革充分发挥油田企业在技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快储气库建设,统筹调配库容资源,形成运营合力,发挥储气库最大效益效能。
 
    改革带来的问题:
 
    第一,原管道板块旗下的储气库(群)的主要功能:(1)用于保障下游用户的用气安全,为上游管道发生泄漏、爆管等情况提供抢修时间;(2)季节性调峰,解决因季节性用气量不均衡引起的供气过剩或供气不足的问题。根据该功能定位,储气库的注采任务直接由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下达到现场站控室,相关的生产运行、作业计划也需由北京油气调控中心进行审核批准。改革后,若该功能定位和工作模式保持不变,则与油田公司的从上至下、逐级传达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匹配,油田公司则有声音认为此次划转仅得到了储气库行政上的领导权,对于储气库的业务模式、工作流程不具备自主管理权,只能仍然无条件的服从于管道调配,由于尴尬的权属问题很可能导致未来无法对储气库的实际盈亏做出准确核算,对于油田公司建设储气库的积极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中石油内部已经成立了储气库分公司,该公司是管理储气库建设和发展的专业公司,但自成立以来,并未对储气库的管理做出实质性的工作部署,均以“代建代管”的模式委托原企业进行建设管理,这与该公司的人员、资产、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对储气库的管理和发展理念有着较大联系,中石油所辖储气库未来是否能够统一划转到该公司,还未知可行,如可行,则部分储气库将经历第二次改革,改革期的业务将再次搁置,不利于储气库的快速发展。
 
    第三,由于管道企业与油田企业的薪资待遇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本次划转所涉及到的单位更为甚之,据了解,原储气库建设人员基本选择留在管道企业,服从管道企业的内部调动,这基本包含了储气库所有岗位的全部技术骨干,仅有极少数的现场操作人员选择留下,即便是拥有高超技术的油田企业,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储气库业务理顺和开展,尤其是盐穴储气库的建设技术和运行管理具有很大的独特性,更是难以寻找可替代的技术人员,人才的严重流失对储气库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极为不利,接手的技术人员至少要2-3年的培养期才可能达到现有的技术水平,这样一来也完全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综上所述,可以说本次管道企业旗下的储气库改革实则是为即将上马的“国家管网”铺平道路,之所以一定要将储气库资产进行剥离,是因为时至今日中石油内部仍不能确定储气库的盈亏情况,可能影响未来的融资及上市计划,而对于储气库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
 
    未来储气库发展的建议:
 
    第一,按照国家对于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建设思路,国内大中型油气田的产气能力已具备相应规模,销售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国家管网”也已具备独立条件、呼之欲出,储气库分公司也应把握时机,及时将储气库的业务进行整合和统一,尽早实现储气库的独立运营和核算,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形成天然气供应链的有机结合。
 
     第二,储气库分公司应尽早的建立自己的调度系统,能够与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实现联合调度,实现储气库气量存取的自主管理权,明确储气库对管道气的调峰、应急功能,不再无条件履行对管道气的注采义务,并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天然气峰谷价差标准,以及应急保障的用气和其它特殊情况用气的气价计算方式,让储气库得以实现“低价进、高价出”的目标,推动储气库的效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加快储气库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科研机构应及时开展对储气库来气气源的多样性研究,根据不同储气库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开展储气库接收附近气田气和建设LNG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为储气库实现独立运营后的用气来源解决后顾之忧。
 
    第四,集团公司及国内各大科研院校应加大对储气库建设技术和运行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设置储气库建设技术和运行管理的专业学科,并鼓励学生报考和学习,涉及改革的单位应在改革过程中出台相应的人才保护政策,妥善处理人才去留问题,以保证储气库建设工作的连续性。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