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深圳市福田区新洲社区10314户居民在完成
管道天然气改造后顺利开户,其中4200户已完成通气点火,终于彻底告别“背气上楼”的历史,用上了更安全、经济、清洁和便捷的天然气。这是深圳首个天然气改造户数过万的城中村,也是首个安装户数多于设计户数的城中村,“新洲模式”成功破解城中村天然气改造难题,标志着深圳城中村天然气改造走上高速路。预计到2020年,全市城中村天然气入户将实现惠及100万户。
关键数字:11780户参与改造
首个改造户数过万城中村顺利点火
“太好了,我也能用上管道天然气了!”8月16日下午,大雨倾盆,新洲社区住户黄阿婆家的管道天然气按时点火了,看着一缕缕蓝色的火焰升起,68岁的黄阿婆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她大半辈子都在农村生活,以前跟柴火、煤炭打交道,虽然现在跟着儿子来到深圳用上瓶装气,可仍时常觉得不方便。“有时候儿子和媳妇上夜班,我带着孙子洗澡洗一半,瓶装气用完了,我又不懂打电话叫人送气过来,又不想影响孩子上班,只能忍着洗冷水。现在随时都可以用上天然气,太方便了。”
7月18日,深圳首个天然气改造户数过万的城中村管道气改造项目——福田区新洲社区项目迎来“
供气点火”。新洲社区共有四个自然村、446栋楼宇、11780户居民参与了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工程,这是继水围社区之后,深圳又一个大型城中村的居民享受到了天然气的“福利”。供气点火后,社区内一万余户居民将彻底告别“背气上楼”的历史和“黑气”横行的危险源,用上更加安全、经济、清洁、便捷的天然气。
新洲社区坐落在深圳市福田区,毗邻中心区。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吸引了15000多户外来人员,散落栖息在高楼大厦之中的居民住宅楼,居民长年使用瓶装气。然而由于人口密度大,存在用气安全隐患。目前深圳市场的瓶装气供气企业多而杂,对钢瓶及附件质量的监督难度大。“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整个片区的环境都高大上起来了,生活更方便了。”王女士认为,推进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是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
关键数字:11次动员大会
细心服务耐心沟通转变居民意识
“新洲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门槛都快给我踩烂了。”深圳燃气工作人员陈华说,新洲社区作为福田区内第三个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工程,成为继水围社区之后,第二个顺利点火供气的大型城中村,这改造过程中新洲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大力支持可谓功不可没。
“管道天然气改造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我们鼎力支持责无旁贷。”新洲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深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力推城中村改造,新洲社区必须搭上这快车才能赶上深圳发展的速度。虽然近年来新洲社区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如道路环境、供水供电,但供气方面一直不尽人意。2016年,福田区出台《福田区城中村及老旧住宅区管道燃气改造工作方案》后,新洲社区率先申请纳入首批改造范围,提高社区居民用气安全和生活质量。
“管道天然气好,个个都知道,但是真要落实到实处来改造了,阻力还是不小的。”该名负责人介绍,新洲社区住宅数量多,现场环境复杂,道路狭窄,工程量大,改造难度高,一旦施工势必影响居民生活。另外,虽然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采用“三个一点”投资模式,每户只需承担1040元,但由于每栋户数多,业主需承担的总费用并不是小数目,初期肯配合的居民并不多。
“我们配合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先后召开了11次居民动员大会。”陈华介绍,大会上通过列举水围社区成功改造的例子阐述管道天然气的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深圳燃气代建实施燃气改造的可靠性,转变居民的意识,提高改造的意愿。
改造期间,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基建部就是为该项目服务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打电话讲解、发宣传单页,挨栋楼贴告示,工作量巨大。由于当地居民很多老年人只会讲客家话和粤话,为了避免施工人员和老年人出现沟通问题,基建部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一旦有问题立刻赶赴现场,及时沟通解决。“正是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大力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桥梁作用,我们的工程得以顺利开展。”陈华表示。
很多居民在观望,不肯配合,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成员就带头掏腰包参加改造。“我们不仅每家每户改造了管道天然气,还挨户给配备了新的符合标准的热水器和炉灶”。改造好的楼房更安全整洁,自然能更好地吸引租户,在此驱动下,原来观望的居民也纷纷加入了改造的行列。“原来只有11000余户参加改造安装,后来更多居民要求加入,我们第二批次又增加了700余户。”陈华介绍,新洲社区成为管道天然气改造项目中首个安装户数多于设计户数的城中村。
关键数字:5次入户施工
工作人员休息时间随时待命
城中村多为自建房,且建筑结构复杂,楼栋间距狭窄,道路狭小、车流量大、人员密集;城中村地下管线复杂,燃气管位紧张,与其他专业交叉施工的情况很多;楼房普遍缺乏防雷系统,需要对外部进行防雷改造;住户大部分为出租户,个别厨房可能形成开放式厨房或者是内厨房,不符合改造标准等,这都给管道天然气改造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举例来说,首先设计管线难度大,城中村地下管线铺设极不规范,电力、光纤占据了原有的地下坑道,其次是地上部分要常改动。城中村内原有管线图纸资料匮乏,导致燃气出地管不是遇到化粪池就是遇到了管道井,改动率约占40%,有时候户外管还很难搭设,外墙与天台常有各式各样的悬挂物,在握手楼之间就更得直接跨线连接。”深圳燃气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此,深圳燃气勤挖探坑、分段施工。根据设计管位分段开挖探坑,一般间隔50米开挖一个探坑,情况特殊的可以缩小间隔,以便充分了解地下其他专业管线的种类及走向,进而判断设计管位是否可以满足敷设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确定最终的管道敷设方案或保护方案。整个项目施工前会商讨一套常规保护方案,尽可能细化明确,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而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最难的莫过于入户了。“整个改造下来,我们一共需要5次入户,包括设计、排查、打孔、安装和点火。”陈华透露,城中村多为居民自建房,每栋楼结构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一户的安装都必须先入户勘察,方能开始设计施工。然而由于城中村大部分为出租屋,出租对象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及白领职工,正常施工时间恰好为租户的上班时间,造成了白天入户安装检查困难。为了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工作人员只能合理错峰安排,牺牲周末和晚上休息时间随时候命,只要租户有空即敲门入户。
关键数字:资料标准化管理
监理组每天深入现场确保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打造精品工程,深圳燃气在新洲社区的管道天然气改造项目中,推行“施工实名制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并实施监理人员值班制度,有效规范了工程施工管理,保证施工人员上岗履职,减少了安全质量隐患的发生。
通过实名制管理,对规范施工单位双方的用工行为,杜绝非法用工及不同工种之间的混用。对施工企业上报经审查合格的施工人员制作实名制卡片。项目监理组每天例行深入施工现场,不定时、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卡片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立即清退出场并给予通报批评。对新进厂的施工人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包括施工人员花名册、个人身份证明、个人上岗证件、个人工作业绩、个人劳动合同、个人历史录用情况、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个人身份基本信息情况,确保人证相符、信息真实。根据目前劳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严格要求施工企业每周向项目监理部提交一次劳务人员变动情况表备查,并详细注明工种、离职人员、入职人员及总人数等情况。
“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要求的是资料的标准化,通过细致明了的资料规定,使施工单位的质检员、安全员清楚明白地知道,在工地现场应该管什么、怎么管、发现问题如何整改、管了如何做记录。让施工单位的各级工地管理人员行动起来了,工地上的问题就自然变少了。
关键数字:2小时完成点火供气
优化方案增派人手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了让新洲社区居民家中能更快的使用天然气,深圳燃气联合新洲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等多家单位,于7月21日至8月19日,在新洲社区敬老院旁为新洲社区居民提供为期29天的现场开户、燃具改造、点火开通和
燃气安全宣传等一系列一站式服务,把专业、优质、便捷的服务送进社区、送到居民家门口。
由于新洲社区改造户数过万,集中开户点火量大,加上夏季天气炎热,为了让居民在前来办理业务时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避免大量居民在同一时间前来办理业务而产生长时间的等待,深圳燃气提前摸排新洲社区情况,结合实际制定现场办公方案,采取按自然村分批次办理的方式,疏导社区居民按批次办理业务,保证居民有序开通使用天然气。
与此同时,深圳燃气提前做好现场服务的优化布置方案,备足粮草兵将,在业务办理高峰期增配作业人员力量,以应对和满足多数社区居民在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来办理业务的需求。同时为加快社区居民办理业务的速度,深圳燃气简化开户手续,每天可办理500户居民的开户需求。
而对于个别用户家中有不符合用气条件、需要进行燃气管道整改才可点火通气的用户,深圳燃气还在服务现场配备了一支特殊的施工队伍,可当天为用户上门整改,整改符合规范后,作业人员随即可为用户开通点火,以保证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都能够顺利开通用气。
据现场统计,前来现场办理业务的社区居民,从咨询开户到点火开通用气平均只需要不到2小时,就可从瓶装气生活迅速切换到天然气生活。相比正常流程,不仅免去了带资料前往燃气营业厅办理开户的路途,还节省了开户后需预约点火的等待周期,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深圳燃气全力投入 城中村燃气安全治理
2018年是深圳市“城市质量提升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着力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城中村环境综合治理,计划到2020年完成1600个城中村综合治理,着力打造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其中燃气安全治理也将作为城中村十项治理任务之一。2018年是深圳燃气“城中村改造攻坚年”,深圳燃气将全力投入城中村燃气安全治理,配合政府全力开展城中村改造,消除城市燃气安全隐患,增强市民幸福感。
2020年管道天然气普及率将达61.5%
此次计划将所有未纳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计划的城中村都纳入本次综合治理范围,而且燃气安全治理也将作为城中村十项治理任务之一。据初步统计,全市有1836个城中村,涉及居民382万户,绝大多数城中村居民仍在使用瓶装气。实际上,城中村用气安全隐患大,一直受到各界关注。长期以来,由于多家企业供应瓶装液化石油气,质量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居民安全意识薄弱,使“黑气”乘虚而入,导致瓶装液化石油气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管道天然气改造势在必行。
深圳市政府已将天然气普及工作提上了日程,在出台《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后,今年3月,根据市住建局、城管局的部署,深圳燃气委托设计公司共同对全市1836个城中村管道气进村入户条件进行逐一调研核实,并积极配合市住建局制定《深圳市加快推进管道天然气进村入户工作方案》,配合政府大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到2020年,预计完成全市100万户的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使深圳居民用户数超过260万户,管道天然气普及率提高到61.5%。要求所有符合管道天然气改造条件的城中村实现管道天然气普及率100%;已完成管道天然气改造的住户,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应全部更新或改造为天然气器具,且开户点火率达到100%;改造完成后,禁止向居民配送瓶装气,实现城中村“清瓶”。
同时,对于暂时不符合管道天然气改造条件及三年内完成地下燃气管线建设的城中村,将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增设正规供应点、实现瓶装气二维码管理以及配送人员实名制等措施,确保瓶装气供应规范服务。目前,深圳燃气在全市率先推广“一瓶一码、一人一证”,实现钢瓶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安装钢瓶二维码4.6万只,在南山、龙岗、盐田、坪山等区域7个门店向市场投放。
五大举措确保改造工作稳定开展
作为深圳市管道天然气供气单位,深圳燃气主要负责接收各类用户管道天然气工程,保障居民、工商、电厂等用户的管道天然气稳定供应和运行维护。为满足100万户城中村居民的供气需求,配合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深圳燃气优化组织架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保障城中村改造工作稳定开展。主要采取了五方面措施:
深圳燃气成立专门负责深圳地区管道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分公司,整合内部资源,统一协调市、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各区成立工作组,出台工作方案;在具体实施中,争取各街道办、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等大力支持,协调项目前期方案设计、现场宣传、施工安装等工作,共同推进改造工作。
深圳燃气主动与各区政府沟通,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以周报、月报的形式,定期向市住建局报送各区城中村改造进展情况,并与各区积极对接制定改造滚动计划,按照“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滚动实施”的原则推进改造工作。
深圳燃气已成立“非集团代建城中村燃气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并向各区派发了《深圳市城中村燃气工程建设工作手册》,针对各区采用EPC总承包等非我司代建模式开展的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从前期设计阶段介入,提供气源接入点确定、审图、概算编制指导、交底、验收、移交、供气全流程参与指导,并同步敷设配套市政燃气管道,保障工程实施科学合理、设备材料管控得当,保障非我司代建项目实现顺利供气。
总结管道天然气改造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社区推动、企业配合”原则和“三个一点”出资模式开展改造。此外,根据城中村楼宇密集、现场条件复杂等特殊情况,采用低压供气,并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居民改造意愿。
通过多媒体、调研入户、施工现场和居民大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普及燃气安全知识,让更多市民了解管道天然气,得到了社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和居民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打造民心所向的燃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