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
摘要: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手段,查明了图幅内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特征、海底沉积物类型、地层结构及其分布规律、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灾害类型、矿产资源类型和分布等,编制了20幅基础性和专业性数字地质图件。探讨了闽粤滨海断裂带发育特征和琼州海峡两侧微地貌及地层稳定性等关键科学问题。
1.项目概况
1∶100万广州幅位于南海西北部,图幅总面积27.4×104km2,海域面积占1/3,最大水深为150m,总体位于陆架区。该图幅实施时间为2014—2015年,调查项目包括多波束、单波束水深测量,浅层剖面、单道地震、多道地震、重力、磁力、海流、温盐深(CTD)、地质取样、地质浅钻及遥感地质解译。
2.成果简介
(1)通过最新采集的覆盖闽粤滨海断裂带的地震剖面及重磁资料,系统地对该断裂带的具体走向、分布位置、分布范围、断裂性质及发育时期进行了整体性剖析,并详细刻画了该断裂带的内部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了其成因机制。该成果为华南沿海地区减震防灾及解读南海构造演化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通过陆区野外调查和海区的精细地震剖面的刻画,结合重磁资料,系统地对海、陆大断裂进行了对接,对接的海、陆断裂分别是:博罗断裂带在海区延伸的断裂、恩平-新丰断裂带在海区延伸的断裂、四会-吴川断裂带在海区延伸的断裂、合浦断裂带在海区延伸-涠西南断裂带及右江断裂带在海区延伸的断裂。并通过地震剖面和重磁资料,重新对前人推测的珠江口盆地西侧NW向走滑断裂带发育的位置进行了厘定,确定了其准确位置。该成果为海陆沿岸的地质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3)通过对琼州海峡的断裂、岩体、沙波等进行剖析,发现琼州海峡西侧地层较稳定,东侧地层不稳定。琼州海峡西侧早期(晚渐新世以前)断裂发育,后期浅断裂不发育,岩体和沙波不发育。东侧早期(晚渐新世以前)断裂发育,后期浅断裂也较发育。岩体和沙波较发育,还发育大型的滑脱断裂。该成果为琼州海峡沿岸的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地质资料。
(4)首次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出琼州海峡的水深数据,精细刻画了该海峡及其东西两侧微地貌并分析其特征。利用遥感识别了图幅区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和2010年四个时相岸线变迁及类型,划分了四类海岸线类型,分析不同时相海岸线类型构成及分布规律。该成果为海岸带环境生态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5)分析了调查区海水温-盐-深变化特征及海流场特征。调查了海洋表面叶绿素a浓度、海洋表面泥沙含量及浮游植物含量分布特征。该成果为沿岸的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技术支撑。
(6)查明了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组分、矿物、古生物、地球化学等分布特征,分析了沉物分布的影响因素。对海区的柱状样和地质钻孔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建立了年代地层骨架,分析了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
(7)综合评价了海域主要灾害地质类型。主要为沙波、滑坡、活动断层、
浅层气等。特别是沙波、滑坡,其分布范围广、规模大,活动性强,对海洋工程具有高度危害性,并难以防治。
(8)查明了调查区
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和滨海砂矿等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海区以石油与天然气最为丰富,划分出Ⅰ、Ⅱ、Ⅲ级
油气远景区。陆区固体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非金属,陆域共划分出11个成矿远景区。海区滨浅海砂矿重矿物异常区可分为8个Ⅰ级异常区、14个Ⅱ级异常区。该成果为当地部门寻找矿产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3.成果意义
本图幅成果为广东广西沿海地区
油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华南沿海地区的减震防灾、沿海工程建设、海岸带环境生态保护、海洋基础地质研究和国防建设等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