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四川荣县没有发生地震,中国 “两桶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应该还在当地继续加码开采页岩气。
2019年2月24日和25日,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同一区域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有三次震级在里氏4级以上,震感强烈。系列地震造成两人死亡、12人受伤,受灾人数1.3万人。不少当地居民将地震与当地页岩气开采联系在一起,要求当地停止采气活动。
针对这一质疑,四川省地震局于2月25日组织专家答疑称,此次地震由自然原因引发,尚不能确定是否与工业开采有关,理由是此次连续地震震源深度都在5公里左右,人类工业开采活动达不到这一深度。
开采页岩气使用的水力压裂法是否会破坏环境,这样的争议一直存在。全球尚无研究认定页岩气开采和地震存在直接联系。多名页岩气勘探专业人士对财新记者分析称,中国从201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页岩气开采,但钻井数量远少于美国。从目前美国的研究成果来看,页岩气开发可能诱发2-3级的小规模地震,但能否诱发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仍不明确。
多名当地知情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四川省政府业已介入上述地震引发的舆论风波。中石油已暂停“长宁-威远”区块的部分钻井活动,中石化则暂停了在自贡市的在产页岩气井。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荣县已全部暂停开采作业。“后期什么时候开还完全不知道。”多名“两桶油”内部人士称。
地震将公众注意力聚焦到了正在悄然提速的页岩气开采上。不难发现,“两桶油”在2018年开展的页岩气勘采活动比往年频繁得多。中石油在四川盆地打井300余口,是存量的1.5倍左右;中石化也开始建设涪陵气田以外的新的页岩气产能区块
而页岩气开采提速的背后,是中国对天然气资源的渴求。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8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1%。增速高于2017年的15.3%。中国在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5.3%。
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中国天然气消费还将保持每年至少15%的增速。
从供给侧来看,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探明储量为10456亿立方米,是2018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接近4倍。
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对开采技术的要求也极高。为开发页岩气,中国和美国从2009年开始有过几年的“蜜月期”,外资油企纷纷与“三桶油”(“两桶油”和中海油)签署协议,联合研究页岩气区块。中国原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也借着这股“东风”,打破了固有的油气专营权制度,通过区块招标给了部分企业油气勘探权。
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三桶半油”(三桶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外的企业,通过承诺高额的勘探投入获得油气勘探许可后,却发现自己竞标得到的皆是“鸡肋”区块。原因是资源好的区块早已被“三桶油”登记,原国土资源部只拿出“边角料”进行招标。
结果是,在2012年后,就没有新的外资油企再进入过中国页岩气的勘探领域;国内被当作“鲶鱼”放入上游勘探领域的企业成了“死鱼”——获得勘探许可的非“三桶半油”企业,至今未有一家实现商业化开采,甚至没有实现竞标时承诺的投入。自然资源部只得不断延后对这些企业的考核期,新一轮区块招标也就此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