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月,华北分公司井下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工艺在伊深1井取得试验成功,井下机器人在井筒自由稳定行走8天,
气井日产
气量增产46%,排液增产效果显著。
华北分公司鄂北
气田整体表现为低压、低产特征,气井压力和产量较低,压力小于3.2MPa的气井占比达83%,产气量小于5000方/天的气井占比62%。低压低产气井地层能量不足,自身携液能力较弱,气井容易产生积液减产和水淹停产问题,气田稳产难度大。
华北工程院基于柱塞气举工艺原理,在井下柱塞工具上进行改进优化,配套增加了高灵敏度压力温度传感器、微型电机、中心流道开关阀、高能锂电池和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优势,形成了一种新型井下排水采气机器人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使机器人能实时监测与追踪井筒动液面位置,实现机器人自主定量排水和气井不关井连续采气,有效提升了常规柱塞气举工艺智能管控水平,为低压低产气井提供一种智能化排液方法。
从2018年至今,伊深1井累计进行15次井下机器人排水试验,通过不断完善机器人密封胶筒、电池和控制系统,持续优化周期排水量和开关阀时间等排采参数,有效提高机器人稳定性和有效期;同时气井排水采气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气井油套压差降低了0.5MPa,井筒积液得到有效缓解,产气量由试验前的5012方/天增加至7315方/天,增幅达46%,生产更加稳定,生产时率得到有效提高,且杜绝了试验前常用的泡排和降压带液措施,降本增效效果明显,为低压低产气井长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排液方法,对低压、低产含水气藏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