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之初就被“赋予重任”、志在“引领河南
煤层气革命”的省属国企,近年发展举步维艰,深陷百余起债务纠纷,且多次进入失信名单,直至难以为继国内第一个具备实质影响力的省级专业
煤层气开发公司、第一个拿下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的省级企业、坐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由河南省国资委代省人民政府出资并直接管理,河南多家骨干煤企共同投资成立的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煤层气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备受关注。
然而,这家被寄予厚望的“明星”企业,非但未能像预想那般“引领河南煤层气革命”,反而是举步维艰。7月16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郑州中院”)发布公告裁定:“受理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
考虑到河南煤层气开发之难,曾有不止一位专家表示,“解决了河南的问题,就解决了全中国的问题”。肩负试水、示范等重任的河南煤层气公司为何会走向破产?多次尝试自救而失败,其经历给行业留下哪些教训?
一度靠“卖房卖地搞煤层气”,资产负债率接近200%
2007年1月,河南省国资委牵头,联合平煤集团、义煤集团等6家国有重点煤企,以及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等5家煤炭企事业单位出资组建河南煤层气公司。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公司旗下有各类分支机构、对外投资企业共40余家。
作为我国首个专业从事煤层气开发的省级国有大型能源企业,河南煤层气公司不仅是原国土资源部煤层气矿权管理联系定点企业,还被商务部授予煤层气对外合作经营权。据悉,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央企,其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上述专营权的省属国企。
“成立之初就被省委、省政府赋予重任,统一负责全省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省委省政府为公司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全力把公司打造成集开发、利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官方简介这样写道。
时至今日,头顶的诸多光环已成“紧箍咒”。5月21日,河南煤层气公司以“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郑州中院申请破产重整。7月10日,预重整第一次预债权人会议召开,审议通过财产管理方案和重整计划草案。7月16日,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而据记者多方了解,此番结局并非偶然。
早在2014年,时任河南煤层气公司规划部部长蒋云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坦言,公司“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因亏损严重,“只能卖房卖地搞煤层气”。彼时,3个试点项目的成功曾带来希望,业内也认为若能进一步推广,河南
煤层气产业将迎来突破性发展。“但只有3个试点成功,一口井成本要2000多万,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大面积推广。”蒋云龙称。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河南煤层气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172.1%,较年初上升8.88%。当年,实际亏损1.48亿元,较2017年减亏1.46亿元;年度财务费用1.059亿元,占亏损总额的71.46%。
此外,拖欠薪水、人员流失、债务纠纷等问题也未间断。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由于欠薪4000多万元,以及存在多笔欠款、多年未还等情况,“河南煤层气公司的诚信也成了问题,导致合融资等更为艰难”。另据天眼查统计,2015年以来,公司累计28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2013年至今,买卖合同、企业借贷、建设施工等纠纷诉讼达到百余起。
既有先天的资源劣势,也有技术制约、战略失误等因素
政府亲自管理、煤企合力共建,政策、资金及专业力量一样不少。在其官方介绍中,河南煤层气公司还专门强调有“资源优势”,称“河南全省煤层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10427亿立方米,埋深小于15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为7140亿立方米,为煤层气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开发主力身陷囹圄,问题出在哪里?河南煤层气公司归因于信用危机、资质冻结问题,导致企业无法开展对外合作,投资项目无法进行,新业务无法开展;沉重债务无法化解,靠生产自救仅能维持公司生存和职工基本工资,无法获得利润偿还债务;查封股权、查封账号、土地被冻结、部分资产被执行的局面,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煤层气开发因技术无突破、缺乏资金支持陷入停滞……面对种种问题,“只有也只能通过重整这一法律手段”。
对此,多位专家直指更深层次的因素。“核心问题在于资源与技术。甚至从一开始,我就不看好河南匆匆发展煤层气,公司破产并不意外。”一位熟知情况的专家表示。与煤层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山西不同,河南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加上煤层变质程度高、渗透率低、饱和度低,构造破坏程度严重,曾是瓦斯突出事故的高发区,也给煤层气开采带来先天难度。“说白了,就是有气也难开出来,一下子集中释放还容易造成瓦斯事故。至少目前,没有找到真正合适的技术。仅看到资源量,前期勘探、规划等工作却没有做扎实、做到位。”
国家能源委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孙茂远也称,地面井下抽采是一个方向,但在河南开采煤层气非常不易。“即使手握对外合作专营权的令牌,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煤层气走下坡路的现状。而且,政策颁布至今也没有一个新合同产生,本身就是失败的。”
除了资源禀赋,多个股东在形成强大“靠山”的同时也带来另一种制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主任张遂安认为,多个“婆婆”共同管理,上级公司众多且意见不一,“在此情况下,河南煤层气投资战略反倒没有理顺思路,加上繁冗复杂的管理机制,让公司运作困难。”
“河南煤层气公司由煤炭企业联合组建,本应以井下瓦斯治理为主,实际却要进入以技术为主的地面开发,没有优质资源,加之煤层气开发投入大、周期长,产出有一定风险,走到今天也在预料之中。”另一专业人士武某指出,自身定位不够准确,让发展“雪上加霜”。
武某还透露,煤层气开发不理想,河南煤层气公司一度寄希望于页岩气,希望通过拿区块来吸引新的资本。“无奈区块质量不及预期,投资方很难提起兴趣。战略方向错误,砸进去的钱更收不回来。”
发展煤层气,规划、资金、技术、人才等储备缺一不可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作为河南省国企改革的重要决策,河南煤层气公司已定下“重整、重生、重塑”的目标,希望由此获取转折。
河南煤层气公司能否涅槃重生?武某认为,受限于地质条件、资金投入和技术短板,靠一己之力或比较困难。而由于欠款和诉讼,早已“失信于人”的河南煤层气公司,如何再度携手合作伙伴,未来也是不小难题。
同时,虽有专家提出,煤层气开采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河南每年1亿多吨的煤炭产能来算,仅此一项就是100多亿元收益,加上煤层气补贴和天然气可观的市场价值,前景可期。但在2018年召开的一次专项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人士也一致给出“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目前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评价。业内普遍认为,其大规模开发利用,至少在“十四五”后期才有望实现。
而这样一家“明星”企业的波折经历,也折射出近年煤层气开发之艰难,值得业内总结与反思。“开采煤层气绝非易事,企业要对现实难度有充分的预计,并做好全盘计划。此外,也离不开政府层面的统筹和支持。”孙茂远对记者说。
张遂安则指出,煤层气属资金立即型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体量大、资金充足的大型企业,可通过技术攻关公司开发区块后买下区块经营,而经验不足、自身体量不大且技术不过硬的企业不应盲目进入。“煤层气产业既需要大公司来做,不断摸索并发挥作用,更需要专业的团队对资源开采方式有正确且持续的判断,技术战略要统一且坚持,否则就会成为无头苍蝇,满盘皆输。”
这一说法,也得到上述未具名专家的赞同。“煤层气开发对技术要求极高,而且资源禀赋、地质条件等情况不同,技术的适应性也各异。一项成熟技术,在这个区块有效,换个地方可能就无法适用。首先明确目标,在此基础上做好技术、人才等储备,再成立公司、推进开发,而不应匆匆上马、盲目发展。”
“对于有资金、有资源的大型企业来说,还要懂得放权,进行技术和管理托管。所谓术业有专攻,把专业的事交给更为专业的公司去做。”张遂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