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中国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实现管输和生产、销售分开,以及向第三方市场主体的公平开放,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美国彭博新闻社9日称,经过长期规划的中国国家管网公司诞生,标志着中国最大的能源改革正式开启,以帮助供给跟上日益增长的需求步伐。
筹划已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报道,中国国家管网公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道、部分储气调峰设施的投资建设,负责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及与社会管道联通,形成“全国一张网”,负责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并统一负责全国
油气干线管网运行调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剩余管输和储存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开放,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和管道资源浪费。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9日报道说,中国国家管网公司系由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剥离管道资产重组而成。中俄两国元首12月2日通过视频连线下达指令,正式启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对华供气。2014年5月,俄气与中石油签署为期30年的供气合同,约定俄方每年向中方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家管网公司的挂牌筹划已久,日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输送将会纳入国家管网集团公司,接受其统一管理和调配。林伯强认为,这是中国
石油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是结构性的变革。之所以要进行全国性的管网制度的改革,目的就是构建“全国一张网”,实现油气长输管道的互联互通,为所有用户提供“无歧视”的公平的市场环境。
“就像当年的电网改革一样,为所有的进入和输出提供公平统一平台,并通过独立的管网平台刺激上下游资本的进入。”林伯强称,理论上,更多的竞争意味着整个产业效率的提升,所以这种改革是顺应行业发展的改革。
对油气价格有何影响
“中国减少煤炭行动的里程碑!”德国《经济新闻报》9日报道称,在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之际,中国周一宣布,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北京寻求确保能源供应多样化又迈出一大步。
香港《南华早报》9日称,管网合并2014年就在中国政府考虑之中,是北京将国有工厂和产业整合成更大更少集团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他们度过经济增速放缓难关,应对来自全球对手的竞争。“三桶油”管网合并,也恰逢中国誓言减少对化石燃料以来,大幅调整
能源行业以及加快煤改气步伐之际。去年,中国对煤炭依赖从2012年的68%减少到59%。与此同时,国内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也将增加。从2018年到2040年,油气产量将翻倍,达到3250亿立方米。路透社认为,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新加坡《海峡时报》9日称,这项改革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小企业或者外企进入此前严格控制的基础设施行业。随着管网从“三桶油”剥离,其他企业可以进入和合理配给油气资源。这项计划与其他改革一样,旨在为私营企业和国企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至于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对油气价格有何影响?路透社引述国家管网公司有关人士的话表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可以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有助于形成市场化油气价格机制,从而使油价和气价更为合理。
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目前中国油气管道密度相较于管网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管道运输能力有待提升。根据中石油发布的《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天然气运输管道里程约为7.6万公里,管道密度为7.9米每平方公里,而美国9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天然气管线长度已经超过50万公里,管线密度超过53.4米每平方公里,是中国天然气管线密度的6倍以上。
另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是油气管道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德国目前90%以上天然气来自国外进口,天然气管道总长达60多万公里。为了更好管理油气管网,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还下设联邦网络设施局,来负责电力、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管理。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对管道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进行审批。
林伯强表示,目前中国油气管网的建设与欧美,尤其是与美国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发展阶段整体落后,主要体现在管道网络的长度和密度上。中国目前也在大力发展管网的建设,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他认为,如果管网公司成立以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那么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日后其公平制度以及转运效率体现出来,就会刺激更多的社会资本介入到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