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资讯 » 国际燃气资讯 » 正文

刘恩学代表谈如何切实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

日期:2006-03-14    来源:中国石化报  作者:中国石化报

国际燃气网

2006
03/14
13: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刘恩学代 产业发展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党委书记刘恩学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油气并举,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作为能源企业的代表,我感到非常兴奋,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刘恩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对于如何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刘恩学说,首先是抓资源。中国石化大力推进资源战略,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探区面积、资源储量成倍增长,“九五”以来相继发现了鄂尔多斯大牛地、川东北普光等大型气田。至2005年底,中国石化累计天然气探明储量有了大幅增长,2005年生产天然气62亿立方米。今后,中国石化将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实现天然气储量规模化。同时,中国石化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

    其次是强基础。天然气产、运、销各处环节紧密结合,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天然气产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国石化努力构筑跨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已建和在建天然气管线达2300多公里。2005年以来,中国石化规划了横跨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东五省市,全长近2000公里的川鲁天然气管道工程,这是继西气东输之后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管道建成后将把川东北的天然气输送到沿线城市,将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是保市场。天然气供应事关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为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中国石化向北京供气以缓解首都用气紧张局面”指示精神,集团公司党组加强领导,成立了大牛地气田产能建设领导小组和运行小组,组织专家对开发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优化,组织施工队伍浴血奋战,至2005年底全面完成了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能建设,提前实现了向北京正式供气。2005年,针对山东市场供气紧张的局面。中国石化同有关方面协商,仅用75天就建成了山东莱州至胶州的天然气管道,将海上天然气引入山东市场,缓解了山东天然气市场的供需矛盾。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