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临沂大将军建陶正式出砖;9月23日,临沂宏都陶瓷正式出砖。截至9月23日,临沂产区两家企业复产、产品下线。
从接连停产、清洁能源改造,再到最新的临沂建陶行业工艺装备及生态环境准入标准,临沂正面临着新一轮调整期。但作为陶企,更关切的是天然气改造后带来的连锁反应,诸如成本上涨后的价格,余下企业是否是坚守还是退出,以及今后临沂产区如何定位等问题。
墙、地砖成本同步上升
企业多先复产内墙砖
大将军陶瓷共有4条线,其中3条内墙砖生产线,1条地砖生产线,目前2条内墙砖生产线复产并实现产品下线。
宏都陶瓷共3条建陶生产线,其中2条内墙砖生产线,1条地砖生产线,目前1条内墙砖生产线复产并实现产品下线。
两家企业均选择首先复产内墙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本。
记者了解到,以普通300×600(mm)规格内墙砖为例,每片砖成本上涨在14-16%左右,以800×800(mm)规格地砖为例,每片砖成本约上涨在10%左右。由于地砖产品单价高,10%的涨幅对于地砖客户来说相对难以接受。
对此,宏都陶瓷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改造天然气后成本陡增,预计地砖销售会遭遇压力,因此企业前期将营销重点放在内墙砖上。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临沂产区稳定生产的企业为志强、大将军、宏都,另外佳宝、沂州、东宇、罗冠等处于改造期,“其他企业提出将改造,实质还处于观望期,而改与不改(天然气)最纠结的问题就是成本提升。”临沂产区业内人士王先生指出。
对此,临沂大将军建陶销售(内墙)总经理张明胜预测,这次成本提升将会促使临沂陶瓷行业进行新一轮洗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收缩销售半径
临沂未来优势何在?
一直以来,临沂产区凭借成本优势以产品性价比在全国建陶行业着称,与此同时,依托于物流优势,临沂产区的销售市场长期覆盖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贵川、西藏、东北三等地区和省份。那么,成本提升之后,临沂产区未来又该如何定位呢?
张明胜直言,销售区域会受影响,今后山东、江苏、安徽和浙江将是重点辐射区域。他认为,在经历成本提升之后,企业定位要随之而调整,“内墙砖涨价在0.5元以上,首先影响到各企业的销售部门,他们会觉得营销失灵、产品失宠,企业将会面临着战略失位、发展失速的局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生产成本提高,固有的“销量大利润低”的产销模式不可持续,而企业要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必然做出调整。
对此,张明胜提出,企业未来必然要定位于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生产路线,“企业从制造转型为创造,加上临沂产区成熟的服务体系和发达的物流业,这是临沂产区最大的优势,客户回归只是时间问题,”
李先生也坦言,成本上涨后,销售半径聚焦于临沂周边200-300公里,企业只能从品质、服务,以及新产品的创新来突破成本瓶颈。与此同时,他强调,宏都陶瓷今后将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避开同质化,通过花色差异化、规格差异化来赢得市场。”
王先生则提出质疑,他认为,临沂产区多年形成的产销模式、客户基础都已经固化,“企业要转型并非朝夕可得,从企业老板的格局、到生产设备的改造,再到客户群体的提升,这是一个系统、漫长、痛苦的过程,这一点从淄博转型就可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