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截至目前,大多数CCUS项目都采用了相同的商业模式——“全链条”模式,即二氧化碳从捕集设施运输到注入点的全过程只涉及一家运营商。“全链条”模式的CCUS项目投资大、风险高,债务都由单个开发商承担。随着CCUS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往的“全链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CCUS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未来CCUS开发商将仅专注于捕集、运输或封存的“部分链条”,共享CCUS基础设施,CCUS产业将走向专业化分工协作道路,这一新商业模式将助推CCUS产业化发展。
去年是全球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各国共宣布了140余个新的CCUS项目,全球计划碳封存能力提升了80%,计划碳捕集能力提升了30%。随着中欧、南欧、中东和东南亚地区都相继宣布将开展CCUS项目,全球计划发展CCUS产业的国家总数已达45个。
2022年以来,约有15个工业燃料转换和直接空气捕集等低碳技术项目已作出最终投资决定(FID),较2021年的8个有所增加。美国、加拿大和英国都宣布了CCUS项目激励政策,人们对CCUS产业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
新商业模式出现
在北美、欧洲、中东、中国和澳大利亚,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迅速。
根据国际能源署全球CCUS项目数据库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碳捕集能力达到4590万吨/年,未来几年全球碳捕集能力将迅速增长,到2030年有望达到3.2亿吨/年。
2022年,全球新增二氧化碳专用封存容量为2.1亿吨,高于2021年新增封存容量1亿吨和2020年新增封存容量7000万吨。多国已将建设二氧化碳运输和捕集终端等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仍然需要持续加强碳存储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
今年3月,丹麦启动了全球首个二氧化碳海底封存项目。英力士公司将其比利时生产基地捕集的二氧化碳,经跨境运输,成功永久封存在丹麦北海的枯竭油田中。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企业逐渐认识到,脱碳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及时建设足够的CCUS设施。2021年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已承诺将投入超60亿美元用于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能源署分析师称,截至目前,大多数CCUS项目都采用了相同的商业模式——“全链条”模式,即二氧化碳从捕集设施运输到注入点的全过程只涉及一家运营商。“全链条”模式的CCUS项目投资大、风险高,债务都由单个开发商承担。随着CCUS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往的“全链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CCUS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未来CCUS开发商将仅专注于捕集、运输或封存的“部分链条”,共享CCUS基础设施,CCUS产业将走向专业化分工协作道路,这一新商业模式将助推CCUS产业化发展。目前,全球有超过140个CCUS枢纽(CCUS hubs)正在开发建设。CCUS枢纽可以从不同的排放者处获取二氧化碳,统一利用CCUS枢纽的基础设施运输并封存二氧化碳。
新参与者将加速入局
油气企业一直都是CCUS产业发展的“领头羊”,运营着大部分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及运输管道。埃克森美孚、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和雪佛龙4家公司运营的碳捕集能力占全球的一半以上。CCUS项目或将成为支持油气公司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随着CCUS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未来CCUS价值链被拆解为多个部分,除油气公司外,新的参与者也将加速入局CCUS产业。例如,天然气基础设施开发商将扩展投资组合,建设二氧化碳运输管道;LNG运输公司和航运公司也将拓展二氧化碳运输业务;化工企业将依托专业优势研发碳捕集技术,既减少自身设施的碳排放,又向第三方提供碳捕集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专注于某一CCUS产业“部分链条”的新兴公司也将涌现,将通过技术支持或租赁CCUS基础设施,为排放者提供碳捕集服务。这种新的产业格局将推动CCUS技术创新,降低产业链各环节成本,也让二氧化碳排放者能够便捷地获取脱碳解决方案。
CCUS枢纽凸显规模效应
建设CCUS枢纽可以将CCUS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分摊到各个碳排放者,产生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使CCUS应用范围覆盖到规模较小或距二氧化碳封存地点较远的碳排放者。
例如,美国Summit Carbon Solutions公司计划修建一条全长3200公里的二氧化碳运输管道,横跨5个州,连接30多个小型生物乙醇工厂,平均每年将捕集二氧化碳30万吨。
自英国2020年宣布设立超10亿英镑的CCS(碳捕集与封存)基础设施基金以来,该国的CCS项目数量增加了两倍以上。挪威的Northern Lights CCS项目正在考虑进行第三阶段的扩建,以满足市场的碳捕集与封存需求,预计扩建后该项目的碳封存容量将比目前高出6倍以上。
新商业模式需配套政策支持
国际能源署分析师指出,为确保实现碳中和目标,政策制定者应紧跟CCUS产业发展的脚步,为CCUS产业新的业务模式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
监管部门可以在CCUS基础设施网络规划、CCUS项目监管和许可证制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全面的CCUS产业监管框架,对第三方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跨境多式联运进行监管。通过加强CCUS领域的国际合作,成熟的CCUS商业模式可以推广到全球各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