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是一个特殊的产品,燃气在运营过程中受燃气企业经营者管理理念、客户使用规范和燃气输配管网、压力、温度、计量器具等诸多因素影响,产生供销差是不可避免的[1]。
01什么是燃气供销差?
燃气在供(购)销过程中,由于计量、漏失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燃气企业购气总量与销售总量之间的差为供销差[2]。
燃气供销差主要分为财务供销差和实际供销差。财务供销差:当期采购燃气总付款折算量与终端客户实际销气总收款折算量之差;实际供销差:上游燃气供应总量与终端客户抄表总量之差,实际供销差是由计量精度、不可弥补的计量设备故障、未被发现的偷盗气、各种放散、泄漏等因素引起的偏差。
供销差率衡量标准
购销差率:燃气企业购销差除以购气总量乘以100%
(购气总量-销气总量)/购气总量×100%
(购气付款折算量-抄表实收气款折算量)/购气付款折算量×100%
02燃气供销差的现状和发展
国际
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所有气源的可用燃气与所有可计量的销气量、净替代量、自用气的差值都为燃气购销差。
01英国
欧洲天然气市场化程度高,监管机制较为成熟,从政府监管层面设置了专门的监管机构。
英国市场办公室(Ofgem)机构为了考核英国各燃气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设置了59项考核指标,未将供销差管理设为专项指标。
供销差管理仅由燃气企业与上下游依据合同约定执行,一般定位2%。
英国国家电网(NationalGrid,英国最大的燃气企业)规定旗下各燃气公司,初始控制目标(最高为5%),并以每年减少0.5%的速度进行下降,直到达到3%的控制目标。
02美国
目前,美国各管理机构、各州对于供销差的定义各有不同[3]。
美国燃气监管机构根据天然气管道安全法案,提出燃气经营单位在供销差率低于5%时不需关注,在供销差率高于15%时必须进行研判主要原因。
美国各管理机构通过数据上报、建立刺激计划等方式,推动各企业关注供销差管理,提升供销差管理水平。
国内
原建设部1990年6月颁布的《城市煤气企业升级考核标准》[2]中,将燃气供销差率作为燃气企业升级的重要考核标准。
《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7〕1171号)[4]规定:供销差率(含损耗)原则上不超过5%,3年内降低至不超过4%。
在快速扩张市场时供销差相关的各个环节无法有效管控,形成了"积重难返"的现象,如何加强供销差的管控,使其处于合理水平,是燃气企业必须解决的经营管理难点,以满足政府监管的要求。
国内燃气公司供销差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大部分城镇企业供销差低于4%,部分高于4%,国内相关企业均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降低供销差。
03燃气供销差需有效管控
202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攀升至3945.3亿立方米。在此背景下,国内燃气企业的产销差普遍控制在3%~5%左右,但值得关注的是,输送环节导致的产销差已超100亿立方米。随着国内天然气市场的持续扩张,对购销差问题的有效管控已刻不容缓。航天能源城镇燃气购销差管理系统(SG-PSGS)基于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即独立计量区域)原理,通过闭环管理每一段独立区域的进口与出口气量,汇集燃气企业在购气、输气、销气等各个环节的业务数据,逐步建立购销气完整数据档案,分析各环节输差及整体购销差,结合购销差差管理流程,持续监控气损及购销差变化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燃气供销差直接影响燃气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反映燃气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只有通过各环节加强管理,特别是企业管理理念、计量器具和抄表、收费的管理,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控制供销差,以便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