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273毫米厚壁管内检测器成功完成牵拉试验,试验数据完整,精度达到设计指标,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此次研发的273毫米管径厚壁管内检测器,主要针对壁厚为20毫米的储气库注采管道。为满足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率的注气与采气要求,储气库注采管多设计为管径小、管壁厚、耐高压的金属管。随着管壁的加厚,管道内径进一步减小,对管道内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通用设备由于需要在比常规管道更小的空间内布局探头、钢刷、皮碗等结构,均存在通过性差、管道磁化强度不足、缺陷检出和量化精度较差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西南油气田公司对储气库高压厚壁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采用有限元仿真、通过性仿真、牵拉试验和优化改进的整体思路,构建了漏磁检测器不同磁化设置与结构设计的有限元仿真,编制了漏磁内检测器设计方案,完成内检测器的定制化加工和组装,并通过现场牵拉试验验证了定制化设备达到设计指标。273毫米管径厚壁管内检测器的成功研发,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为储气库高压厚壁管道本质安全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根据牵拉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检测器结构,优化小管径厚壁管道缺陷量化模型,开展现场管道应用检测,为储气库管道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公司地面系统管道内检测覆盖率,为公司高质量上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