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三月,春意萌动,生机勃发。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炼化公司所属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3月23日,油田气全系统装置连续稳定运行突破100天,刷新投产以来最长运行周期纪录,标志着炼化公司油田伴生气精细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取得重大突破。这既是全体干部员工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炼化公司及油田气公司深化技术创新、强化管理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战略引领 给干事创业注入“强心剂”
装置安稳长满优,牵动着油田气公司每个人的心。一线职工马皎皎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个人都绷着一根弦、鼓着一股劲,从装置安全稳定运行60天、90天,再到现在的100天,我们的内心别提有多激动了。现在对装置运行、对公司良性发展有了充足的信心。”
作为延长石油油田伴生气精细化工战略布局的“试验田”,2025年,该公司紧扣集团公司“实干为先、改革为要、合规为基”工作主线,按照炼化公司“稳中求进、突破难点、提升管理、达产达标”部署要求,聚焦“装置运行安稳长满优、生产经营降本增效减亏、科技创新延链补链强链”中心任务,持续深化“两提升一落实”工作,全力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持续推进企业发展向好向优。
直面难题 啃最难啃的“骨头”
“我们一直抱着一种信念,困难越大越要往前冲。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行业规律能束缚我们,只要人有信心、肯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就是靠着这股劲儿,我们一路攻坚克难、冲破重围,走到了今天。”油田气生产计划部负责人李刚满怀感慨。
该公司贯彻炼化公司技术工作思路,聚焦运行难点堵点痛点,梳理了全系统“核心+关键+一般”3类问题清单,实施"两突破、两提升"专项行动,创新开展边界化运行试验,建立关键参数三色预警机制和异常工况联动响应机制,协同攻关合成气组分波动、乙二醇加氢催化剂超期运行等技术难题,乙炔裂解炉波动次数由5-6次/周降低至3-4次/月;创新开展上下游装置面对面交流沟通,对前期停工停机事件进行大横班桌面推演,通过联合点检措施和大型机组非计划停机专项整治行动,1-3月份BDO、乙二醇装置平均负荷93.4%、82.3%,较去年平均负荷提高2.9、3.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3%,实现“稳运行、稳增长”双重目标任务,这一系列技术成果为该公司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管理革新 激活一池“春水”
面对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下游需求疲软等情况,油田气深入调研分析,刀刃向内抓改革,挖潜增效练内功。围绕中心任务目标,从“党建强基引领发展、改革管理合规精益、企业文化融合共进、民主管理共享发展”四方面发力,管理上强化分级、分工、分权、分责,工作上强化协调、协助、协同、协作;成立装置长周期运行、生产一线通岗、转变纪律作风等专班,制定落实专项方案,形成年、月、周3张清单,每周跟踪督办落地;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年度考核指标缩减20%、月度指标缩减50%,突出装置长周期运行、非计划停工停机、成本费用、单耗能耗、产品质量等关键核心指标的考核,由单独考核生产单位转向生产单位、职能部门联动挂钩考核;月度考核上,核心指标与约束性指标并行,强化定量刚性,减少定性弹性考核,正向激励、精准奖励。
“机制上不断革新,管理上持续减负。公司上下、尤其是一线班组的战斗力显而易见的被激发出来了,装置连续安稳优运行100天就是最好的佐证。”油田气企业管理部负责人阮岳向记者坦言。
以人为本 为办好职工实事
职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面对化工市场的不确定性,油田气将广大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作为企业共克时艰的“最大确定性”。为此,该公司立足人本,围绕“降成本、优服务、减负担、提质效”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减负不减质”和“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减少了15项基层繁杂冗余事项、优化了4项业务流程、精简了4项审批程序,职能部门定期帮扶督导,让基层聚焦生产、轻装上阵;围绕职工生产生活,改进了餐厅饭菜、倒班住宿、饮用水、充电桩等10余项服务;大抓形势任务教育,开展网上匿名评议举报,开设“油田气学习讲堂”,举办行业形势讲座,滚动播放实干在一线专题片、集团和炼化新闻动态,增强全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调研座谈、督导问效等形式讲优势、谋发展、明方向、谈改革、话前景、敬一线、尊职工、夯责任,专项奖励装置运行、降本增效、控亏减亏、技改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
“经常听人讲要以厂为家,现在我们真是把厂子当成了自己的家。工作学习生活在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动与期待。”记者在一线职工常琪的日记本里看到了这行字。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100天只是一个新起点,该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此为起跑线,埋头苦干、不怕困难、接续奋斗,以实干实绩为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