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4月4日,中俄东线按照计划开展为期7天春季维检修作业。作业期间,油气调控中心扛稳扛牢天然气资源保供调度协调政治硬任务,积极协调上下游相关方圆满完成本次作业,充分发挥天然气管道"全国一张网"集中调控优势,多措并举守护红色能源动脉安全平稳运行。
中俄东线作为我国进口俄气的“主动脉”,惠及沿线6亿人口。本次俄方检修期间由于对进气量影响大、检修时间长,为配合中俄东线俄方段年度检修工作,天然气调控部高效统筹管网调整、资源调配与应急保障,打响了一场上下游联动、多区域协同的安全生产攻坚战。
研究部署作业期间运行安排
实战化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为进一步提高上下游一体化应急联动能力,最大限度地做好作业期间天然气保供工作,作业前,油气调控中心结合以往重点时段保供经验,提前预测天然气需求,针对天然气保供情况、保供风险分析提前组织开展“中俄东线异常模拟演练”,演练内容覆盖管网压力骤降、压缩机故障等不同场景,实战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响应速度,有效控制和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与影响,确保关键时刻迅速响应,异常发生时妥善处置。
多场景模拟,精准预判风险。基于历史数据与仿真模型,天然气调控部相关调度台联合仿真团队协同攻关,建立“俄气检修专项模型”。调度台根据资源配置制定调整方案,仿真团队验证方案可行性并确定潜在风险,针对潜在风险制定并宣贯专项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作业期间管网平稳运行。
协同上下游开展作业
跨区域协同,优化管网“柔性”。针对俄气检修期间产生的资源缺口,油气调控中心积极协调资源,提升唐山LNG外输量。充分利用“全国一张网”优势,调整东北机组以维持区域平衡,维持陕京系统满输以最大化中俄南下转供,打通输气瓶颈,在作业期间不但实现南下超预期转供,也为安平、永清、沈阳、秦皇岛等多座关键站场开展清管、ESD测试等重要作业提供宝贵的作业窗口。
国产化赋能,智慧调控升级。依托PCS系统与站场改造优化,本次检修作业期间机组完全通过“一键启停”操作,各调整与应急方案全部经过仿真系统检验。高度的智能化不但将管网响应时间缩短30%,大幅提升运行效率,更为作业期间管网安全运行筑牢坚实基础。
调度台为作业期间管网安全运行筑牢坚实基础
上中下协同,三位一体保供。作业开展前,加强沟通协调,确定检修时间,确保足量外输;联系中石油增加东北地区资源量,弥补区域不平衡缺口;与集团市场部沟通,协调管网储气库、LNG资源,在资源面推动多方持续发力。提前告知北京燃气俄气检修对首都气质和供气压力影响,及时调整各下载点日指定,确保俄气检修不会影响首都居民用气。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经过7天的连续奋战,油气调控中心圆满完成本次中俄东线春季维检修作业,期间同步完成东北地区多座压气站重要作业20余项,启停机组20余台次,下达调度令100余条,为全力保障天然气管网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