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天然气管道在政治和战略上的特殊意义毋庸置疑。统计结果显示,管道全面建成投产后,国内受益人口将超过4亿人。截至7月初,中亚管道A线安全平稳供气已整整200天,累计输送天然气接近20亿立方米。而B线即将投产,意味着这条跨国管道的输气能力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这项重点工程的建设者用“智慧加拼命”的精神,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亚管道速度。那么,在这条承载了太多内涵的跨国管道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一种神奇力量,又给以后的跨国管道建设带来怎样的启示?日前,记者对中亚管道项目进行了调研。
创新思维和科学理念贯穿始终
仔细梳理近两年多来的历程,参建者都有一个共识:创新思维和科学运筹的结合,直接推进了中亚管道工程的顺利建设。
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中亚管道速度。创新思维意味着打破常规。没有钱、没有设备,在不具备开展工作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中方员工艰难而顽强地抢在2007年寒冬到来前完成了野外详勘。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人都发出感慨:这一决策对按期完工太重要了。
创新思维还意味着超常运作。在合资公司法律主体尚未设立的情况下,中方不等不靠,而是创造性提出采用项目协调委员会和联合项目管理组方式代替合资公司先期开展工作……但创新并不是不讲科学。人们看到,从可研和初设到详勘、招投标,再到设备动迁、开工建设,各项工作张弛有度、并行推进,交叉进行,超前规划、超前组织成为一个重要原则。
讲究科学就是增强项目执行的计划性。中亚管道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消项表。前期,中亚管道公司首先确立“2008年7月开工”这样一个最为关键的节点。正是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节点得以实现,为按期通气奠定了坚实基础。
讲究科学并不等于躲避风险。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亚管道公司在项目前期果断决策提前锁定72万吨管材资源。这样潜在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但公司高层领导认为: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才是最大风险——从后来的情况看,这种基于科学调研基础上的做法是正确的。
科学性还体现在对中亚管道速度的理解上。一般人认为,速度就是快,但中亚管道速度的内涵不只是快,而是又快又好又省。“快”不是唯一内涵。一位公司领导明确提出:如果仅仅是快,这个“速度”的含金量就不高。
有人总结,中亚管道建设的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计划,二是超前。其中 “计划”更多体现的是科学运筹帷幄,“超前”更多体现的是大胆进行创新。而这两点的结合,恰恰是“中亚管道速度”的核心内涵之一。
中方优势+国际视野创造运作新模式
经过中亚管道建设者两年的实践,一个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国际项目运作新模式渐趋清晰。
中亚管道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项目,注定不能简单照搬一般的国际项目运作方式。在项目建设初期,中亚管道公司明确提出“依托中国石油整体优势,中方为主保全局,国际化运作保局部”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方优势+国际化运作模式”的一个最直接表述。
这其中,中方优势是中亚管道快速推进的基石。
正是依托中国石油的综合实力,才真正实现了中方对特殊战略项目的有效掌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坚决引进中方建设队伍,通过艰苦努力与外方达成“等分建设份额”的均衡方案,从而完成了“中方不仅完全掌控一半工作量、而且在外方不力时可以迅速取而代之”的战略部署,把工期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效果很快显现。在解决乌国承包商施工进度滞后和绕线危机等问题时,都因为有中方施工队伍做坚强后盾,才保证了问题尽快解决。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还体现在成本控制方面。在集团公司的有效协调下,中亚管道公司借助“一盘棋”优势,巧妙实施“中方低报价制衡”策略,使工程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化是中亚管道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集团公司党组的明确要求。
项目启动之初,中亚管道建设就确定了国际大项目的管理模式,通过全球公开竞标,选择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参与项目管理。同时,坚决引入国际一流第三方监理。这些都让这条跨国管道有了更为明显的国际特色。许多参与项目的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的外方专家表示,中亚管道的建设管理水平可以与国际上任何管道建设项目相媲美,是一条高起点的世界级管道。
中国石油整体优势与国际化管理平台的有机融合,保证了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就像胡锦涛主席在项目竣工庆典上称赞的那样:项目建设实现了“安全、高效、优质”。
智慧+拼命:大庆精神的新诠释
速度背后是精神的力量。那么,“中亚管道速度”背后,到底孕育着怎样一种精神?谈到这个问题,许多中亚管道建设的亲历者都表示:感觉就像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士,领导喊一声“冲”啊,就排除万难、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了——这与中亚管道公司高层领导一直倡导的“做给加西亚送信的人”一脉相承。
中亚管道公司在总结时,提出一种“智慧加拼命”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推动“中亚管道速度”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2008年2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国际专业钢管管道、管材贸易展览会上,国外许多同行听说2007年刚刚启动的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2009年年底投产,几乎所有人都说:中国人真是疯了!但马上就有人站出来说:如果中国人疯了,那这个项目就绝对能够按期完成。
对此,中亚管道公司副总经理曹亚明解读说:表面上看,中亚管道是在28个月内完成,但如充分考虑到中亚管道建设者们这两年多来几乎没有周末、节假日,每个人每天工作几乎都在十五六个小时左右,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肯定会大大超过这个时间。所以,应该是所有参建者用拼命精神把时间拉长了。
几乎所有参建者都在这样一项伟大工程中切实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刘涛面对卧病在床的亲人时的“硬心肠”、闫洪旭面对头顶枪口时的果敢和无畏,他们的执著和坚定都让项目合作伙伴叹服……中亚管道公司低调、务实、职业和高效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一个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团队。
国际项目光靠拼命肯定不行。与拼命精神相结合的,是中亚管道在深度谋划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从项目初期的“单线改双线”、“直缝管改螺旋管”,都集中体现了这种智慧。
搭建全新的法律框架结构,也是中亚管道建设者智慧的体现。针对中亚地区的特殊情况,中亚管道公司果断务实地采用了“分段分国建设和运营”的模式——牢牢抓住了话语权和控制力。除了这种大智慧外,管道建设过程中到处都有可以看到科学谋划的影子。中方团队在深入分析形势后,果断组织中方队伍提前5个月实施伊犁河穿越,打通咽喉。这一未雨绸缪的决定,至关重要。
总结中亚管道项目快速推进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认为,早期确定的“以我为主、引导对方”的思想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有人认为,项目成功赢在执行,得益于这样一支不折不扣贯彻战略意图、有着很强执行力和职业化精神的精英团队;还有人坚持认为,坚定的信念比黄金还重要,正是那种“上下同欲”的意志力创造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