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启用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3吨/年;减少二氧化碳的减排量约1450吨,相当于700辆小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的排量放……这是对宁波市委党校刚刚投入试运行的“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一组评估预测数据。
今天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低碳日主题是“低碳行动,保卫蓝天”。刚刚试运行的宁波市委党校,作为我市首个采用楼宇式“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它对环保有什么贡献呢?
“冷热电三联供”简单说,就是以
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
6月18日,小编在位于慈城的市委党校5号楼的地下空间看到,整个空间被大大小小的管道包围,除了1台约600千瓦级的燃气内燃发电机、1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3组燃气锅炉、2台电制冷机组等,现场还伴随着机器运作发出的轰鸣声。
据项目建设方、兴光燃气集团工程部负责人高智为介绍,党校全年设计总耗电量约850万千瓦时、总需冷量约821万千瓦时、总需热量约541万千瓦时、总热水耗量约141万千瓦时。
“这套三联供项目,输出电能可用于整个党校的电气设备,以及南区生活用水,以及5、6#学员宿舍提供冷、热能。”
那么,“三联供”项目的运作原理是什么?据介绍,600千瓦级燃气内燃发电机,通过燃烧天然气后输出电能供电。内燃发电机发电的同时,产生400-550℃的高温烟气和90多℃的缸套水,这些都通过管路进入溴化锂机组后,为用户提供冷、热能需求。
设计投产后,年耗天然气约115万立方米,全年发电量约310万千瓦时,供冷量约400万千瓦时,
供热量约330万千瓦时,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80%左右。举个例子,1立方米的天然气,通过“三联供”设备,能产生4度电和4千瓦时的冷/热能,4度电又能产生12千瓦热量,也就是说,1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16千瓦时热量,而正常情况下,每立方米天然气只能产生9千瓦热量。
“三联供项目,对环保的贡献也显著的,年节约标准煤约8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3吨/年、减少二氧化碳的减排量约14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380吨/年。就拿减排的二氧化碳来说,减排量相当于700辆小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的排量放。”
该项目于去年年底完工,今年年初起至今,主要设备已调试完毕,下一步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