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高级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公司总经理侯创业出席“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2021首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并作主旨演讲表示,我国受市场环境总体趋好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长有一定支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预计近10年天然气发展持续加快。低碳转型环境下的气电调峰将迎来窗口期,“碳中和”愿景深度影响能源结构,天然气加快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侯创业对2020年中石油天然气市场进行回顾。2020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2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1亿立方米,增速5.6%,高于能源消费总量2.2%的增速和GDP2.3%的增速。在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增量中,液化工厂和LNG装车增速较高。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工作中,中石油在确保民生用气安全的同时,加强政企联动,“压非保民”,定向增供电厂,并响应政府诉求增补城市燃气缺口,全力完成保供工作。
今年,中石油将增资源、优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在国产气方面优化分月配置,建立冬夏浮动价格机制,增加冬季产能释放;在储气库方面,继续加大储气库注采气能力规划建设,提升高峰月强采能力,实现冬季高峰期较短时间高强度采气;在LNG方面,提前安排采购现货资源,降低成本。
将积极推动国家管网加快管道建设,解决局部管输瓶颈。中远期持续推动解决川气外输、涩宁兰—兰银系统、西气东输南芜支线管输瓶颈。
侯创业表示,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制约着天然气产业发展。目前全球共有地下储气库715座,其中66%储气库工作气量主要分布在北美、欧盟等发达国家,工作气量一般占年消费量的13%-30.9%。以美国为例,地下储气库共380个,工作气量1207亿立方米,占全美天然气消费量的14.2%,能够满足约108天的天然气用气需求;每年冬季动用的天然气储备量达700亿立方米,是其日均消费量的40倍,另外还有约425亿立方米的未动用储备。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国,甚至还提出了国家战略储备的概念,通过建立大规模储备保障供气安全。
亚太地区以日韩为代表的资源匮乏型国家,国土地质条件的局限使得其没有办法大面积发展地下储气库,主要依托LNG接收站建设LNG储罐储气调峰。经过长期发展,日韩已经建立起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气调峰体系,其LNG接收站储罐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季节调峰、应急备用等因素,因而容量大,能够满足日韩60天左右的天然气用气高峰需求。如:日本共建成投运37座LNG接收站,超过190个储罐,容量为1814万立方米,气化能力约2.1亿吨/年,全国接收站气化能力平均利用率40%左右,富余的气化能力在每年冬夏高峰期成为重要的调峰手段,储气调峰能力占其总用气量的13%以上;韩国建有7个LNG接收站(79个储罐),总气化能力1716亿立方米/年,储气调峰能力占其总用气量的20%以上,有效保证了季节调峰的需要。
2020年是国家发改委规定的储气能力建设收官年,但各级储备体系建设进展不一。我国已建成14座储气库群,工作气量约159亿方,仅占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4.9%,与世界10%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建设周期长;储气库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西部,东南沿海、长三角等天然气天然气重点消费地区建库资源缺乏;储气库没有合理运营模式,企业建设积极性受到影响。LNG接收站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沿海LNG接收站22座,总运转能力达8700万吨/年,总有效罐容990万立方米。各方对LNG接收站的调峰作用普遍重视不够,罐容明显不足,平均有效罐容仅96万立方米,一般2-3个罐。
侯创业表示,当前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对已建成储气调峰设施,做好达容扩容,建议:
1. 统一和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门槛,加强大规模储气设施项目的财税支持力度;
2. 研究推出峰谷价差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多元投资的储气设施管理体制,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模式参与储气业务,降低冬季价格波动,有效提升我国储气库调峰能力;
3. 建立我国天然气储备市场化运营模式,构建储气交易平台,规范储气库信息公开内容,开发设计多样化储气产品服务类型;
4. 在不合适储气库地质资源的沿海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加大LNG接收站储罐扩容建设力度,优化进气路径的同时有效保证储气调峰需要。
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暨2021首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厅举办
侯创业表示,2021年,世界经济触底回升,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对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的需求进入了新的状态;我国受市场环境总体趋好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长有一定支撑。预计2021年全国天然气需求增长超过300亿方,同比增速8.6-10%,相比2020年增速提高3.0-4.4个百分点。在碳中和情境下,预计近10年天然气发展持续加快。低碳转型环境下的气电调峰将迎来窗口期,“碳中和”愿景深度影响能源结构,天然气加快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预计2030年天然气峰值将达到5350亿方。
侯创业表示,结合国内天然气市场机遇,中石油将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数字化转型,创建市场信息与交易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信息系统,打通业务流程,推动线上线下组合,探索多种线上交易模式,推出各类标准化、个性化交易产品,利用金融工具,加快实现现货向期货的交易体系转变,及时发现天然气市场价值。
树立服务意识,坚持客户至上理念,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想在用户需求之前,跑在政府期盼之前,备在科学决策之前,变在市场突变之前,加快建立专业化客户经理队伍,建立与集团客户框架性合作意向,发挥“绿色发展参谋”作用,密切沟通政府,解读政策规范,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构建共享规划、互通信息、联合管控的合作机制。
突出市场核心地位,在资源和市场两端发力,建设形成有弹性可调节的供需体系。突出产业链协同,建立国产与进口、长贸与现货相结合,对市场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资源结构,通过现货与期货相结合,有效管控成本风险敞口,通过多维度细分市场、融入国家战略,确立市场开发方向和优先级,巩固存量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平衡量效关系,形成优质弹性市场储备。
树立共同发展理念,打造合资合作平台。在天然气发电、新能源互补利用、LNG接收站建设、管网瓶颈解决等方面广泛开展战略合作,为“双碳” 目标实现、国家能源政策落地,提出中国石油措施,做出中国石油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