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2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工程师吴涛研究泸州区块页岩气储层时,体验了川南页岩气科研共享云的“神奇”:在自己的电脑上,区块的物探资料、周边完钻井的数据、储层岩石照片尽收眼底,还找到了待用的全部技术软件。他说,依托这个共享平台,三天可以完成过去两周的工作量。
川南页岩气共享云是一个地质工程协同研究云,由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其页岩气研究院等单位建设,设计有3个子系统,融数据储存管理、技术软件共享等功能为一体。其中,地质工程一体化数据库汇集了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开发页岩气的生产技术数据、实物样本和分析实验的图片、重要科研成果的相关资料;科研信息平台支撑宏观部署、技术决策,用于选好区块、定好井位、钻探好井、压裂好井、管理好井;生产建设指挥系统以压裂远程技术支持中心为主体,重在保障科研与现场结合。
融汇信息碎片、技术和管理成果为川南页岩气共享云,西南油气田公司筹谋较久,2022年3月开始设计,今年初进入调试阶段,4月正式投入运行。
川南页岩气共享云设置在中国石油西南区域数据中心,应用国内外较多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智慧,集纳“地质工程一体化”特色技术和方法、主流技术软件,科研人员可远程查询信息数据、调用技术软件,首批用户为页岩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
西南油气田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川南页岩气资源的企业,逐步建成国内首个“万亿方储量、百亿方产量”川南页岩大气田,发现页岩气开发技术具有显著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特征,探索形成了特色技术和方法。川南页岩气共享云吸纳这些技术和方法,构建起页岩气开发“一体化部署、一体化研究、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迭代”科研生态环境。
川南页岩气共享云试运行之前,用于研究页岩气的主流技术软件分散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科研技术人员排队轮流上机操作使用,机器不歇息,人也不能正常休息。如今,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截至3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盆地开发页岩气的实践资料基本汇入川南页岩气共享云。吴涛认为,这一共享云对科研熟知过去、探寻未来有重要作用。
据页岩气研究院总地质师石学文介绍,培育深层页岩气的高产井,迫切需要地质工程技术一体化迭代升级,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智能页岩气田建设作为川南页岩气共享云的主要攻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