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焦页89号集气站站长李峰仔细检查压缩机控制系统、油压、油温后,启动压缩机,并在现场观察运行状态半个小时,确认压缩机安稳运行后离开。
“今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强化‘三基’工作要求,结合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我们采取统一管理标准、开展组团式‘找碴’、强化帮扶式整改三大措施,让采气基础管理工作实起来,夯实气田高质量发展基础,助力气田稳产上产。”涪陵页岩气公司企业管理部主任张艳介绍。
统一管理标准——
高标准出台100多项采气制度,所有指令由公司发出,管理有章可循
“开井要注意什么?生产发生异常,怎样准确而快速处理?”翻开《涪陵气田采气业务操作手册》,答案一目了然。
“为推进采气基础管理,我们花了一年时间,专门编制两册——采气业务管理手册和操作手册,成为员工的行为指南。”张艳说。
涪陵页岩气田有4大采气区域投产井800多口,星罗棋布地分散在重庆市涪陵区大山深处,采气区各有一套管理办法,基础管理较为薄弱。“基础资料台账、现场标识牌都有差异,给基层标准化建设带来麻烦,也影响气田的基础管理水平。”张艳介绍。
今年以来,该公司发挥甲方主导作用,在各采气区设立工作组,增派管理人员,形成“公司+采气工作组+采气承包单位”三级基层管理模式,高标准出台100多项采气制度和标准,所有指令由公司发出,做到“一个声音指挥、一个标准管理、一套体系监控”,全面压实采气基础管理。
该公司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业务流程图,为4个采气区设置生产运行、安全环保、技术、综合、经营5个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采气业务管理和操作手册,让基础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比如针对老气井水套炉停炉,我们制定停用标准及调剂使用规范,在焦石、平桥、江东3个采气区推广,让3个区新井都能利用老气井水套炉,物资能跨区调剂使用,节约了生产资源,提高了新井投产速度。”焦石采气区杨宗桂说。
组团“找碴”——
多种专业人员一起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压缩机检查记录不全,未填写主电机电流数据。”“消防沙潮湿结块。”连日来,该公司管理人员到各集气站,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认真细致地现场“找碴”。
他们建立健全日常岗位大检查制度,为所有采气区制定统一的岗位责任制标准,采取“四不两直”“杀回马枪”等方式,深入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提升采气区“三基”工作水平,为气田高效开发夯实基础。
今年,该公司加密岗位责任制大检查频次,由去年的一季度一次改为一个月一次,并与安全观察、设备检查、井控检查、交叉检查等工作结合,努力提高岗检效能。
“和安全、设备、工艺等专业人员一起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可以借助他们的技术和工艺知识,更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进行专业性更强的‘体检’。这种‘组团式’的大检查,对基层监督作用也更强了。”张艳介绍。
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开展“组团式”综合岗位责任制大检查6次,发现解决各类问题62个。
帮扶式整改——
既发出“不能这样干”的禁令,还教员工“应该怎么干”,受到员工欢迎
近日,在一次岗位大检查时,采气工程管理部白涛采气区周林乾发现采气井口与钻井区域距离太近,现场员工仅用护栏进行隔离,没有实行完全封闭的“硬隔离”,周林乾马上指出这一问题。当了解到站点缺少硬隔离设备时,周林乾积极协调,到邻近井场借来硬隔离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中,我们既发出‘不能这样干’的禁令,还手把手教员工‘应该怎么干’,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周林乾说。
杨宗桂在一次岗位大检查中发现,加注缓蚀杀菌剂的气动泵长期运行时,出口管线易崩开,不仅存在安全环保隐患,还增加员工劳动强度。他和岗位员工一起想办法,将以前的插拔式连接改为焊接式连接,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
一个集气站的起泡剂和消泡剂用量大,采气工程管理部员工赵启宏在岗检时发现,部分废弃药剂桶内剩余量超过规范要求的30克。他立即要求整改,并和技术人员开展药剂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优化药剂加注工艺,使集气站药剂用量下降10%。
“以前,岗位员工总认为检查就是挑刺,出现‘躲猫猫’的现象。”赵启宏说,“现在,我们开展这种帮扶式检查,在现场综合各方意见,协调技术、设备等资源,帮助基层解决‘挠头事’‘烦心事’,岗位员工自然欢迎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