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成熟层系——沙四段滩坝砂油藏落实三级储量规模近亿吨,这是持续多年的老油区精细勘探带来的“回报”。
济阳坳陷是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典型代表,自1961年发现以来,先后经历构造油藏、复式油藏、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十二五”以来进入精细勘探阶段,老区增储稳产面临“四大难题”:剩余资源潜力不明,深层勘探方向不明,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地质目标识别困难。
胜利油田勘探人员意识到,针对高勘探程度区,基于大量勘探开发数据及已有理论认识,只有全盆地、全层系、多类型、多尺度地精细认识剩余资源、有效储层、成藏规律,创新发展勘探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勘探。因此,必须创新发展陆相生油理论,重新认识资源潜力;必须揭示深部碎屑岩成储机制,打破深层勘探方向不明晰的困境;必须系统揭示油气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打破勘探目标发现难的困境;必须创新发展地震勘探技术,破解地质目标识别难的困境。经过多年研究,勘探人员创新提出了以“咸化富烃、酸碱控储、有序成藏、精细勘探”为主要内容的断陷盆地勘探理论技术。
“咸化富烃”模式,突破了传统湖相淡水烃源岩的生烃认识。传统生油理论认为,陆相生油母质以淡水环境为主。然而勘探实践表明,济阳坳陷发育淡水、咸水等多种沉积环境,特别是在咸化环境下,水体盐度分层、还原性强、有机质保存条件好、埋藏效率更高。对此,勘探人员创建了陆相“咸化富烃”模式,重新计算了济阳坳陷资源量,剩余资源量增加了18亿吨。
“酸碱控储”模式,突破了深层碎屑岩缺乏有效储层的认识。传统成储机制认为,碎屑岩储层随着埋深增大储集物性变差,高地温背景下深层碎屑岩缺乏有效储层。基于断陷盆地沉积规律及成储机制认识,勘探人员创建了深层碎屑岩“酸碱控储”模式,使济阳坳陷勘探深度向下拓展了约1500米,让深层规模勘探变为现实,实践证实,深层具有形成大规模油气富集的条件。
“有序成藏”模式,突破了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局限。多年来,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理论、隐蔽油气藏理论揭示了不同区带的油气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勘探人员通过对已发现油藏进行“解剖”,从盆地尺度认识油气藏分布特征,突破以区带为单元认识油气成藏规律的局限。
面对济阳坳陷现有地质目标变得“薄、碎、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成像保真性差、地质目标识别困难的难题,勘探人员创新形成了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更加适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设施密布的地表情况及断陷盆地复杂地下情况,高分辨率精确成像技术实现了地震勘探由“B超”到 “高精度CT”的跨越。
勘探人员以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理论技术为指导,遵循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的评价流程,重新梳理了不同类型的勘探潜力,指导济阳坳陷的勘探实践。针对古近系深层、前古近系潜山、近源地质体、页岩油气等“三新”领域,他们系统开展基础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和风险勘探,实现了济阳坳陷勘探的规模增储。
2011年以来,济阳坳陷中浅层成熟领域含油面积不断扩大,深层“三新”领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新增三级储量20.58亿吨,其中千万吨级整装储量占近1/4,夯实了资源基础,拓展了勘探空间,济阳坳陷老区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