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国家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由江汉油田工程院牵头制定的能源行业标准《页岩气 排采工艺技术规范 第2部分:柱塞排采》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
柱塞排采技术是国内页岩气示范区采用的主体工艺,但此前缺乏相应的指导标准,造成该技术应用效果参差不齐。为解决相关标准缺失问题,2022年,江汉油田工程院联合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下属6家研究、生产单位及西南石油大学共同开展该标准制定工作,历时近两年最终获批。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于2013年投入商业开发,是我国首个投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田。页岩气井具有初期产量高但产量递减快的特点。涪陵页岩气田产量递减就很快,到2017年基本上已经稳不住了。不仅涪陵页岩气田有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页岩气陆续实现大规模开发,我国一些页岩气田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
为实现页岩气开发的储量动用率、采收率、收益率最大化,2017年开始,江汉油田在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理论可复制的重重困难下,第一个吃螃蟹,针对页岩气田普遍存在整体采收率低、剩余资源量较大的问题,在涪陵页岩气田率先探索页岩气立体开发调整技术。当时我们查了一下,国内外尚无任何关于页岩气开发调整的相关标准。当时就萌生了如果可以把页岩气立体开发干起来,能不能写一套标准规范,给全国页岩气田提供一个借鉴。
历时5年时间,涪陵页岩气田实现了页岩气立体开发的工业化应用。39个立体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2021年8月,我们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立项,希望为行业提供一个页岩气立体开发的标准和规范,能够在全国进行推广和应用。立项成功后,我们科学规范地开展了页岩气立体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的研究和编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打磨,最终获得了国家能源局的批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