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企业 » 燃气企业动态 » 正文

青海油田测试公司顺利完成间歇出液井产液剖面测井

日期:2025-04-28    来源:青海油田

国际燃气网

2025
04/28
10: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青海油田 油气钻井 油气测井

近日,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测井一大队六分队在大风山地区风西3-5井顺利完成集流伞法产液剖面测井,首次实现对自喷间歇出液井的精准资料录取,为高难度油藏动态监测积累了关键经验。

IMG_20250223_111243.jpg

08dea6bb1e5503e24242eb2bb856b7e9_compress.jpg

01迎难而上:挑战“无规律”间歇出液难题

风西3-5井是一口特殊的自喷井,井深3369.37米,产层位于3300米以下,井底温度高达142摄氏度,井底压力达38兆帕,且呈现无规律间歇性出液。

出液时间与出液量均未知,被视为测井任务中的“硬骨头”。首次测井便遇“拦路虎”,如涡轮传感器停滞、井口取样不连续,初步判断井底出液未达集流伞启动排量。该井间歇性出液且井底温度较高,对设备的耐温性和持续产出的有效窗口期把握提出了极高要求。

IMG_20250224_194217.jpg

02技术护航:高温挑战下的“精准作战”

“每一次细节的把控,都是为了在毫秒之间抓住测井的最佳‘时机’。”针对井底高温对仪器和电缆头的严苛考验,团队制定3小时轮换制,每监测3小时便更换仪器、重做电缆头,避免长时间高温导致设备失效。这一决策,成为本次监测成功的关键之举,既保障了仪器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又为抢抓出液窗口预留了充足准备时间。

IMG_20250224_231107.jpg

03攻坚克难:七次起下终迎“黄金窗口”

为抓住稍纵即逝的出液时机,测试公司相关负责人亲赴现场指挥。采用“集流伞工艺+高频次设备校验”技术,在零下12摄氏度的寒风中,团队累计起下仪器7次,电缆运行距离近2.4万米,多次进行集流伞检修、电缆头制作和仪器绝缘检测。每次下井前,技术人员都需在低温下耗时数小时确保设备性能,全面确保“一旦出液,必须抓住”。

第七次下井出现关键转折。地面测井曲线显示井筒内温度较前几次骤升5-6摄氏度,下放过程中涡轮转速连续且数值增大,取样口反馈出液量大且连续——期待已久的“黄金窗口”终于到来!现场立即启动“供电-撑伞-点测-收伞-下放”循环作业。最终,井底产出资料录取工作圆满完成,成功“捕捉”到间歇井的连续出液瞬间。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