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高庙33-25HF井随着钻头稳稳探入地下3006米,钻井一分公司50779钻井队迎来新的里程碑,成为公司西南工区首支最短时间年度累计进尺成功突破10000米大关的50钻井队。这支钢铁之师以技术创新为矛、党建引领为盾,在能源勘探领域书写出亮眼答卷。
“井工厂”模式:重构钻井效率新范式
聚焦“四提”目标,50779钻井队紧紧围绕公司“质效提升攻坚年”专项行动,以“搬迁安平均周期压减10%”为目标,率先探索川西沙溪庙井“井工厂”模式。相较于传统钻井需逐井搬迁设备、重复调试的繁复流程,该队依托高位钻机优势,在高庙33-23HF平台,创造性实施“一机多井”作业。平台3口井按开次批量连续施工,较传统模式减少2次搬迁;通过“同步平移+同开次套打”技术,优化钻机平移方案并实现工序无缝衔接,施工周期缩短超30%,成功奏响生产提速“最强音”。
技术攻坚:突破复杂工况新极限
在蓬莱镇层段施工中,50779钻井队以“钻”为笔,在地下绘就速度传奇。高庙33-25HF井日进尺达1157米,刷新川西工区直径269.9毫米井眼日进尺最高纪录,平均机械钻速达64.28米/小时,同比提升156%;二开阶段一趟钻完成1010米直井段,平均机械钻速较设计提高43.5%,让“瘦身井”跑出了高效开发“加速度”。
面对平台周边高压生产井带来的防碰、防喷双重挑战,技术团队与专家驻井组协同作战。通过深度剖析施工设计与邻井资料,制定精益钻井方案;优选提速工具组合,落实“一井一策”防碰措施,精准调控钻井液密度;各岗位高效配合,将接立柱时间压缩至4分钟内,实现复杂工况下“零事故”,彰显硬核技术实力。
党建引领:激活队伍奋进新动能
在生产攻坚的最前沿,50779钻井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主题党日搬到生产一线,把“三会一课”转化为生产分析会。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克“急难险重”任务,将党建成果转化为生产动能,让每一口井都成为检验党建作用发挥的试金石,为队伍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向年进尺2万米进军!”这是50779钻井队立下的铮铮誓言。随着钻机轰鸣持续响彻巴蜀大地,这支凝聚创新智慧与红色基因的钢铁队伍,正向着新的目标稳步迈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