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长庆油田建成投用21天的首个全流程绿色低碳智能化采气示范区内,采气二厂作业七区运行监控岗员工苏宁辉熟练地操作着电脑,900多口气井、7座集气站、1座处理厂的生产动态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管控指尖可达。在采气区应用激光甲烷遥测、动设备在线监测等9项技术后,采气厂原本1天1次的员工巡检频率直接降为3天1次。
“预计到‘十四五’末,示范区的碳排放强度将进一步下降,折算后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45万吨,等于植树造林8.45万公顷。清洁能源利用率提高至62.91%,清洁能源替代率也将达到17.53%。”示范区负责人任正城告诉记者。届时,该示范区将全面建成长庆油田清洁能源利用率最高、规模最大的绿色低碳示范区。
“十四五”以来,长庆油田紧盯“双碳”目标,锚定“节能降耗、清洁替代、战略储备”发展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新发展方式,积极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新格局。
经过近两年探索实践,油田创新打造了首个“油公司”模式下的“作业区+处理厂”全流程绿色低碳智能化采气示范作业区,将天然气低碳生产与新能源业务深度融合,构建以安全环保、生产运行、智能监控、计划经营为核心的智能化运行管理架构,切实提升多层级全面感知、自动生产、预测预警、智能优化和协同运营能力。
示范区以强化气井、管道、集气站、处理厂、运营管理“五位一体”全流程智能化运行管控为目标,通过打造一体化绿色低碳示范井场、绿色低碳示范集气站、绿色低碳示范处理厂、绿色低碳倒班点,大幅压缩管理层级,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减员幅度达60%,人均管理气井由传统模式下的2.6口提升至8口。同时,创新应用气井、集气站、处理厂“七大”节能减排系列技术,智能视频监管、智能数据监控、智能作业平台等24项智能技术、19个智能化场景的应用,让管辖内的气井、场站实现了数据实时分析、指令远程执行、措施智能调参、数据双向传输及管控,更大幅提升岗位管理的安全指数,员工工作效率提升了30%。示范区的员工成了名副其实的采气“白领”,所有作业流程只需在指尖操作即可完成。
示范区突出新能源“后起之秀”的作用,在设计初期就植入绿色低碳“基因”,将分布式光伏、放空气回收、等离子火炬3项新能源业务与节能减排工程深度融合。采气井、集气站、处理厂、倒班点实行分布式光伏一体投用,以试气回收、等离子火炬为主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井—站—处理厂”全流程低碳生产。2023年规划建成分布式光伏、集中式风光互补项目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后,将实现管理区域内的绿电全覆盖,每年可发电约1.14亿千瓦时。“我们在示范区周边已建设100亩碳汇林,计划在巴拉素国有林场再建设800亩,年碳汇量折后可达589.1吨。”示范区主管新能源的副经理高磊如是说。